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ID:2631068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_第1页
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_第2页
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_第3页
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_第4页
资源描述:

《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摘要]目的:验证一种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薄膜过滤法检验,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五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且控制菌检查具有专属性。结论:采用薄膜过滤法检查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可行。[关键词]罗红霉素片;微生物限度检查;薄膜过滤法    [Abstract]Objective:ToestablishamicrobiallimittestmethodforRoxithromycinTablets.Methods:FiltrationandverificationmethodofChines

2、ePharmacopoeia2005orethan70%andthequalityofcontrolgermcheckbrane-filtercanbeusedinmicrobiallimittestforRoxithromycinTablets.  [KeyycinTablets;Microbiallimittest;Membrane-filter    罗红霉素有杀菌作用,对微生物生长有干扰,按常规方法测定其微生物限度无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学验证是保证结果准确的唯一途径。  1仪器与材料  1.1仪器  开放式薄膜过滤器(孔径0.45μrn,滤膜直径50mm),恒温

3、培养箱、培养皿,抽滤泵。  1.2样品  罗红霉素片(丽珠制药厂,批号:070301、070501;沈阳管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061101)。  1.3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胆盐乳糖增菌液,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MUG)培养基,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1.4稀释液及冲洗液  pH为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1.5菌种  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方法与结果  2.1方法2.1.1供试液制备称取样品10g,研细,加稀释液至100ml,制成1∶10供试

4、液。  2.1.2菌液制备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菌液均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方法制备,浓度为50~100cfu/ml[1]。  2.1.3细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查方法的验证  2.1.3.1试验组取供试液1ml,加入装有50ml稀释液的滤器中,经薄膜过滤后,冲洗3次,每次100ml,然后加入含有1ml菌液的冲洗液100ml,抽滤,取膜,将滤膜正贴于培养基平板,平行制备2个平皿。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菌落计数方法计数。  2.1.3.2菌液组测定所加的试验菌数。除不加供试液外,操作同试验组。  2.1.3.3供试品对照组

5、测定供试品本底菌数。除不加菌液外,操作同试验组。  2.1.3.4稀释液对照组测定稀释液是否干扰微生物生长。取稀释液lml,其余同试验组。  2.1.4控制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2.1.4.1试验组取供试液的上清液10ml,置于有100ml稀释液的薄膜过滤器内,过滤、冲洗3次,每次100ml,最后1次加入10~100cfu/ml大肠埃希菌菌液1ml,抽滤,取出滤膜加入到100ml胆盐乳糖增菌液中,37℃恒温培养l8~24h后作MUG试验及靛基质试验。  2.1.4.2阴性菌对照组方法同试验组,加入10~10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lml代替大肠埃希菌。同时作稀释液和培

6、养基阴性对照。  2.2结果  2.2.1细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检查方法验证5种菌株的回收率均高于70%(表1),符合验证规定。稀释剂对照组的回收率(%)=(稀释剂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100%;试验组的回收率(%)=[(试验组平均菌落数-供试品对照组平均菌落数)/菌液组平均菌落数]×100%。  2.2.2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试验组阳性菌对照检出大肠埃希菌,阴性菌对照未检出大肠埃希菌(表2),说明本法可检出大肠埃希菌,具有专属性,符合验证规定。  3讨论  薄膜过滤使微生物充分被滤膜截留,再用适量无干扰的冲洗液洗去供试样品的干扰,就能准确地进行样品的微生

7、物限度检查。冲洗液的用量是关键,如过量冲洗,会使菌体受损、不利于生长,从而影响回收率,还会使滤膜受损、孔径改变,影响实验结果。反之,如冲洗不充分,样品抗菌作用就不能彻底消除,也无法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