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

ID:26312882

大小:722.37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1-26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_第1页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_第2页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_第3页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_第4页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_第5页
资源描述: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议论文写作指导系列事实更需雄辩——例证法怎样分析论据旧知回顾——总分总式议论文框架标题:XXXXX(第1节)(快速入题)……………………………………………………………我认为,XXXXXXXX。(论点)(第2节)分论点1:XXXXXXXXXX。+事例1……………………………………总结1:XXXXXXXX。(第3节)分论点2:XXXXXXXXXX。+事例2……………………………………总结2:XXXXXXXX。(第4节)分论点3:XXXXXXXXXX。+事例3……………………………………总结3:XXXXXXXX。(第5节)照应开头,收束全文。(点题)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论

2、据分析的方法技巧;2、通过初步了解后的练笔来深入把握论据分析方法的运用。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才子出寒门”。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请简要评析下文的优劣:优点:论据丰富缺点:“观点+论据”格局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这种“不讲道

3、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修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这都是些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

4、,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评点:作者在列举事例后,先用一句紧扣论点(标题)进行归纳:“这都是些曾贫困而后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然后作探因分析,最后作出结论。高考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

5、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句话:议论,必须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即“事实更需雄辩”。结论:我们写议论文,不能只是观点加材料,还应该加以分析。注意,分析论据基本原则:扣题分析,即围绕论点对所引用事例进行理性分析。一、思考:下面一则论据,它所要论证的论点是什么?欧立希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才获得成功,制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六0六”。论点可能是:坚持就是胜利、成功来自经验、挫折也是一笔财富、失败乃成功之母等等。可见:只叙写事例,无法充分论证论点。因此,在叙写事例之后加上分析议论,效果就会截然不同。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

6、药,坚持进行试验,失败了,总结经验再干,一直试验了606次,才获得了成功,制造出了以试验次数命名的新药“六O六”。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仅仅失败一次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会问世,就是他试验了605次,失败以后不再坚持,也决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假设性的分析假设分析法:用假设性语言说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点拨一:假设分析法1.假设分析法标志性词语通常为:表假设性关系的关联词语:①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倘若)……就……(那、那么、那就)②假如……怎能……,若无……怎能……2.假设性

7、分析,必须完整的引述事实论据,然后提出假设,并推导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已有结论材料——问假如)注意:练习1:用假设分析法分析下列事例。观点:勤能补拙小时候很笨而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人耻笑的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学者。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