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

ID:26317711

大小:59.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1-26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_第1页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_第2页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_第3页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_第4页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职业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试论如何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差,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机制不完善执行力不强;用人单位门槛不合理;高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及高职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因此,应通过促进国家经济转型,政府调整和制订合理的就业政策;加强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引导企业依据岗位与人才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招聘;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转变毕业生和家长就业观念等措施来提高就业质量。  论文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教育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10  就业质量一般是指就业者所获得工作的优劣、稳定性及其发展前景等。就业质量关系着就业者

2、的职业发展、培养学校的发展前景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虽然高于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但整体就业质量仍然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就业区域分布不平衡;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劳动强度大、待遇较低、起薪总体水平隐性下降;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就业适应性、稳定性不高;企业满意度一般,学生满意度较低;社会整体认同度还不乐观;高职毕业生职业拓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从高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到参加工作以及工作生涯的整个过程来分析,就业质量不高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1.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机制有待完善,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及社会

3、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也逐渐深化,但目前有关就业的政策、机制还有待完善,法律、政策的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新浪—麦可思高“考生与家长月度跟踪调查2009年11月报告”显示,高考生和家长期望就读一本院校的比例回升,而期望就读二本或三本院校的比例有所下降,报考高职院校的意愿继续偏低。截至2009年12月5日,有60%的高三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最有可能就读一本院校;33%的学生认为自己最可能就读二本或三本院校;认为自己“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的只有5%。家长方面,有79%的考生家长给孩子制订的高考目标为一本院校;18%家长制订的目标为二本或三本;而目标为高职高专的则只有1%。高考生和家长

4、的意愿远远低于高职高专实际招生比例(为50%)。显然,这种现象的存在明显地与政府的相关政策、机制有待完善以及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加强有关。  2.用人单位门槛抬高,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10  近年来,高职生的起薪水平有了提高。从薪资来看,2009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分别为2756元、2241元、1890元,较2008届分别上升8%、10%、15%。但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在人才选择上需兼顾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因此录用的标准不断提高。如在学历层次上,原来只需录用专科生的岗位,现在上升到录用本科生;原来只需录用本科生的岗

5、位,现在上升到录用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很多企业还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得更多的高职生因学历、技能等问题成为相对过剩的劳动力。  3.高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  (1)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培养中仍沿用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将传授理论知识作为课程的核心,存在“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现象,“中专延长”和“本科缩短”的影子挥之不去,从而忽视了未来就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能适应生产一线岗位的需要。10  (2)“双师型”师资数量不足,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影响了学生就业技能的有效培养。2007年,全国高职院校共有专任教师30.

6、7万人,其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只占28.4%,比例相对较小。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2008年,通过对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广州地区高职院校进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调查”显示,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高表现在:一是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认识不足,缺乏职教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技能。5年来,多次参加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师只占37.2%,只参加过1~2次培训的占55.3%,从未参加过的占7.4%。二是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较为欠缺。调查中认为自己最需要补充所从事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教师占76.2%,认为最需要补充所从事专

7、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经验的占63.5%。三是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教师的科研和教研能力有待提高。  (3)很多院校还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4.高职毕业生自身存在问题  (1)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自身能力、家长期望之间存在较大距离。高职院校在招生宣传时,由于更多地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定位在管理岗位上,给予高职生“我将是管理者”的心理暗示,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心理预期,导致在就业时认定岗位必须与自己的身份、家长的期望相符,待遇要与名声相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