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ID:26330936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6

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_第1页
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_第2页
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_第3页
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_第4页
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抽动秽语综合症(GillesdelaTourette’ssyndrome,GT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多起病于儿童期,以多种运动和发声抽动为主要临床表现,是抽动障碍中症状最重、预后不佳的一种。其患病率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GTS在学龄儿童中的患病率可以达到1.0%~4.0%。尽管GTS被法国神经病学家GeorgesGillesdelaTourette命名有一个世纪之久,但抽动秽语综合症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了,目前相

2、对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以下因素可以影响GTS的发生发展:遗传易感性,围生期危险因素如低出生体重、缺氧等,严重的社会压力或者应激,共病的影响,反复出现的和自动免疫相关链球菌感染,药物使用不当等。对GTS病因学的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作者通过复习近年来关于GTS的遗传学研究文献,对GTS遗传学进展综述如下。  1家系、双生子、寄养子研究    首例GTS患者在1825年被发现,GorgeGillesdelaTourette在1885年发表了最早关于GTS的论文,GTS的命名也因此而来,Tourette在文献中提到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在以后一个

3、多世纪的研究中,有许多资料证实了GTS的家族性[1]。近10年的研究中,有6篇文献涉及到GTS家系问题,5篇来自欧美,1篇来自日本,所有6篇文献均采用结构式回顾研究来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情况,所有的研究也都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方法来检查先证者和家属,5篇欧美文献的结果也极为类似,在亲属中GTS的患病率在9.8%~15%之间,而抽动障碍的比例在15%~20%之间,这些数据明显要高于抽动障碍在一般人群中/对照组的患病率。日本的研究结果显示要明显低于欧美人群,矫正年龄后一级亲属中GTS或者慢性抽动的发生率分别在2.0%~12.0%之间,这些数据可能暗

4、示日本人群相对于欧美人群来说,GGTS的病因学和临床现象学可能有很大的区别。在中国人群进行GTS的家系研究中资料和研究方法很完善的不是很多,其中黄颐等在2000年的研究采用标准化定式检查提纲对127个家系进行了调查,发现GTS先证者一、二级亲属中GTS和抽动障碍的患病率明显增高,提示GTS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并且发现来自父系和母系亲源传递的差异和GTS的表型差异有关。  寄养子方面的研究很少,Shapiro等研究了22例寄养的GTS先证者,用家族史研究法没有发现寄养亲属中存在抽动家族史,而641例抽动患者的家族史,发现35%左右的GTS患者一级亲属

5、中有抽动症状,二者的显著差异表明了GTS的遗传学发病基础。  2遗传模式    传统观念一直认为GTS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研究方法上也理应符合我们惯用的遗传连锁研究分析,但是很多新的研究已经对此提出了疑问。一些分离研究提示GTS的遗传模式不同于以往人们认为的那样,但是研究结果不一,有的研究支持单个主要位点遗传(asinglemajorlocus),一些研究认为应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全的模式,还有一些研究认为符合多基因遗传加环境影响的模式,甚至有人提出杂合子疾病基因的外显度低于纯合子的模式。    分离分析(Segregation

6、analyses)是医学遗传学上经典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家系调查对基因的分离行为进行遗传学分析,借助隔离分析可以确定某一性状或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已经有一些隔离分析用于GTS家系研究,但是仅仅只有一项研究和人们预测GTS的主基因遗传模式是一致的。3项研究认为GTS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而另外3项研究认为GTS遗传模式是不完全外显[2],另外arkerD4S1625位置很近,也就是由GTSAICG早先收集的大家系基因的两个区域之一[3],这两个区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致病基因。    2004年的一项最新的基因组扫描是Curtis等人完成的[4],

7、Curtisa等人分析了一个大的家谱,包含有35个成员患GTS,还有14个有慢性复合抽动,用连锁分析发现MarkerD5S2050andD5S400和慢性复合抽动(Chronicmultipletics,CMT)的LOD值=2.9,D10S591andD10S189和GTS、CMT的LOD值=1.9,D13S217andD13S171和GTS的LOD值=2.7。作者认为在这个家谱中有不止一个易感位点,尽管这些位点还没有最后确定,建议以后能在这些位点中定位和制作GTS的致病基因图谱。  4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LinkageAnalysisandAsso

8、ciationStudies)    以往对GTS的遗传学分离分析提示GTS的遗传模式可能是单纯的常染色体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