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ID:26339642

大小:5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6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_第1页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_第2页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_第3页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_第4页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便计算》教学反思。我的理解是:简便计算应该是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这几周我一直在教学简算,开始时学生对简算还挺感兴趣,毕竟简算可以摆脱那些繁琐的四则混合运算了,也不用竖式计算了,可是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淆了,随着简算方法的多样化,简算的准确性也大打折扣。于是,我开始困惑、开始思考、我开始发现:简

2、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特征,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于是,我让学生做了大量的直接简算的题。(我认为计算达不到一定的练习量是不行的)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25与4相乘”、“125与8相乘”、“5与任何双数相乘”以及其他的可以凑整的数,同时使学生对简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根据以前的教学我发现,其实学生在真正的生

3、活情境中还是会自觉的用乘法分配律的。比如算几套课桌椅价钱的问题,学生会列出两种不同的算式,也就是渗透了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教学反思《《简便计算》教学反思》(..)。我在教学内容这部分时,学生确实很难达到自觉地运用分配律去计算,特别是一些变式就更加的困难了。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自觉观察算式特点的习惯。学生对于计算的目的是得到答案,而忽略了计算的过程,这也跟我平时的教学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有这样一道题(80+8)25,学生完成后,我随即将该题改为“8825”让学生做,学生做出了两种答案:①

4、;、8825=8025+825=2000+200=2200;②、8825=11(825)=11200=2200。我请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说:第①种是把88分成80+8,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让他们分别同25相乘;第②种则将88分成811,然后利用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先把8与25相乘,最后再乘11。听完学生的介绍后,我进行了总结,首先肯定了两种答案的正确,然后对两种答案进行了分析:两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现了8与25相乘非常简便,可以凑整。于是想方设法对8

5、8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关键,所以都是正确的;两种解法的区别是,分解的方法不同,第①种解法是用加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分配律。第②种解法用乘法进行的分解,所以使用的是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方法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最后强调:简便运算的思路会有很多,只要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单纯的简便运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学以致用的道理,真正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必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的道理《简便计算》

6、教学反思2  第2篇《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  〖预览〗《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常见的简算数对象“25和4”、“125和8”、“5与任何偶数”以及其他的可以凑整的数,同时使学生对简算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甚至有些学生有了对简便运算的直觉。让学生认识到简便计算更好算,不知不觉地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了其他的地方比如其他计算、应用题的计算、现实生活等等,从而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大幅度提高。从课题和课本原有知识出发,又不拘泥于教材,跳出常规数学教学的框框,课后让学生考虑“881

7、25”,第二天学生汇报了两种答案:①、88125=80125+8125=10000+1000=11000;②、88125=11(8125)=111000=11000。我请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想法:第①种是把88分成80+8,再利用乘法分配率,让他们分别同125相乘;第②种则将88分成811,然后利用乘法交换率和结合率,先把8与125相乘,最后乘11。两种答案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发现了8与125相乘非常简便,于是想方设法对88进行分解,因此都把握住了这道题

8、的关键,所以都是正确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3  第3篇1.1《简单的统计表》教学反思  〖预览〗1.1《简单的统计表》教学反思研读教材,主题图在师生对话中,提供了这节课需要完成的知识渗透与过程感知。我理解,主要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让学生体会的统计是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2、让学生经历统计方法的选择,数据的统计、记录、分析的过程。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一个班级的统计的喜好颜色的结果,不能代表全校的喜好颜色。为了完成这三个任务,我设计了以下空间:空间一:制造冲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