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

ID:2634193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  _第1页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  _第2页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  _第3页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早期防治技术摘要在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灰霉病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阐述了保护地番茄灰霉病的危害症状与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为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番茄是我国北方温室大棚种植区主要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灰霉病(BotrytiscinereaPers.)是温室大棚番茄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有上升趋势,一般可造成番茄减产20%~30%,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  1危害症状  番茄灰霉病不仅危害叶片、花、茎,还严

2、重危害果实。叶片染病多始自叶尖,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花受害产生灰色霉层,后向柱头、子房、花柄扩展,有大量的灰白色霉层产生,软腐;果实受害,多由花器侵入,近果蒂、果柄和果脐处先出现症状,病斑呈水渍状软腐,扩展快,病健交界处有不明显的线纹,后期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患部呈现水渍状或黄褐色湿腐状,表面长满灰色至灰褐色浓密霉层[1]。  2发生规律  番茄灰霉病为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以菌核(寒冷地区)或菌丝体及分孢梗(温暖地区)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夏或越冬。翌年春天条件适宜,

3、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露珠及农事作业传播蔓延,从寄主伤口或衰老器官侵入致病。尤其病果采摘后随意扔弃,最易使孢子飞散传播危害,蘸花是重要的人为传播途径,尤其花期是侵染的高峰期。病菌为弱寄生菌,发育适温为20~23℃,最高31℃,最低2℃。空气湿度高时发病重。一般在12月至翌年5月相对湿度持续90%以上的低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  3防治技术  3.1选择抗性品种  品种间抗病性存在差异,推广应用高抗灰霉病番茄品种是防治灰霉病的基础。  3.2改进栽培技术

4、,实施生态防治  (1)加强棚室管理。通风换气,控制棚室内的温、湿度,可有效预防番茄灰霉病。白天当棚室温度达到33℃时,开始放风,使上午温度下降至25~28℃,下午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2]。一般在日落后应短时间放风,当温度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左右。早春要根据棚室内温度回升情况,掌握通风时间。  (2)控制浇水。采用滴灌或膜下灌水,降低棚室相对湿度,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不仅要在棚两头通风,还要尽量在棚室两边增加透风口,尽量快速降

5、低棚内湿度。  (3)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放入袋内拿出棚外集中烧毁或深埋,收获后彻底清理病残体。尤其在番茄坐果后及早摘除残留的花瓣,可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的发生,防效达90%以上。3.3合理轮作套种  与非寄主植物轮作,苗期不可与生菜等寄主蔬菜间套,避免灰霉病菌先在生菜等间套寄主上大量繁殖,待番茄开花时传播到番茄上危害[3]。  3.4科学施药,及早防治  第1次喷药应在定植前,苗床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1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菌核萌发的孢子侵染

6、幼苗。第2次用药在蘸花时带药。做法是每穗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适乐时(10mL适乐时对自来水2kg),进行蘸花或涂抹,使花器着药,防治灰霉病效果较好。第3次掌握在浇催果水前1d用药,此时果实正处在快速膨大期,喷药后可在果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抑制灰霉病病菌侵染果实。如遇连阴雨天气,气温低,间隔7~10d,连喷2~3次,可有效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3.5讲究喷药技术,提高防治效果  每次喷药前将番茄的老叶、黄叶、病叶及病果清除出棚,既减少病原基数,又利于植株下部通风透光

7、[4]。喷洒植株叶片要周到细致,对植株基部、大棚地面、棚膜、山墙、后墙及棚内空间都要喷药,做到全面杀菌。喷药应抓住3个要点:一是大棚前沿湿度高易发病,靠大棚南部的植株要重点喷;二是中心病株周围的植株重点喷;三是植株中、下部叶片及叶背面重点喷。及早发现中心病株,及早防治。使用药剂时注意几种药剂交替轮换或混合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如21%菌克400~5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适乐时750倍液,有利于提高防效,降低成本,延缓抗药性。如果连续阴天棚内湿度大,可使用木霉菌(

8、特立克)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