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ID:2634371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5

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_第1页
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_第2页
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_第3页
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_第4页
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青光眼包裹滤过泡临床研究【摘要】青光眼包裹滤过泡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出现的一种常见滤过泡类型,对患者滤过术后的眼压控制以及滤过手术远期成功率有显著影响,人们一直试图明确它的发生机制,了解与发生有关的危险因素以及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其中一些已应用于临床,但这些药物和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应用不慎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正确评价及合理使用它们非常重要。【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手术;滤过泡;包裹滤过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式中最常用的方法。1982年VanBuskirk〔1〕首次对包裹性滤过泡进行了报道。目前对包裹性滤过泡诊断仍然是通过患者的滤过泡形态。定义是:青光眼滤过手术后3个

2、月内出现,形态表现为高度隆起、泡壁厚且紧张、圆顶状的滤过泡〔2〕。在包裹性滤过泡形成早期患者的眼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许多患者会出现眼压增高。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瘢痕化与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关,这已被大家公认。然而,滤过泡瘢痕化后滤过泡形态变为扁平,包裹性滤过泡表现为高度隆起;5-氟尿嘧啶(5-FU)可以降低滤过泡瘢痕化发生率却对包裹性滤过泡的发生无明显影响。由此研究者们推断引起包裹性滤过泡的成纤维细胞类型与导致滤过泡瘢痕化的成纤维细胞类型是不同的,前者主要合成非收缩性胶原,后者主要合成收缩性胶原。因为5-Fu主要作用于产生收缩性胶原的成纤维细胞,所以对包裹性滤过泡的影响不大〔3〕

3、。1临床特点包裹性滤过泡最常发生于滤过手术后的2~8周,一般不超过3个月〔4~7〕。由于其他内眼手术或葡萄膜炎等因素的影响,偶有迟发性滤过泡包裹发生。发生包裹性滤过泡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原有的功能性滤过泡形态发生改变,滤过泡变为高度隆起、局限圆顶状、泡壁厚且张力大,边界清晰,滤过泡表面和周围充血明显;可伴有眼压升高。患者常诉眼部不适、异物感。术后滤过泡包裹的发生率与患者种族、年龄、性别构成、青光眼类型、术前青光眼用药、术前激光治疗、手术者的手术技巧、手术中抗代谢药物的使用等众多因素的不同有关。大多数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介于10%~20%之间。2发生因素2.1手术前状况多项研究表明

4、男性发生率较女性高,年轻患者发生率高于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年轻患者成纤维细胞增长活跃。患者在滤过手术之前使用的青光眼药物、眼部激光治疗、既往的眼部手术史以及对侧眼是否曾发生滤过泡包裹均可能与包裹滤过泡的形成有关。(1)药物:长期局部使用青光眼药物会使滤过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Richter等〔8〕发现术前长期局部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拟交感类药物也会导致包裹滤过泡发生率升高,长期局部用药还可能导致滤过泡针刺分离后再次包裹的几率增高。(2)激光光凝滤过手术前行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LT)会导致滤过术后包裹滤过泡的发生率升高。ALT导致包裹滤过泡发生率升高的原因现在尚不清楚,

5、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眼部手术SherMC和5-Fu能抑制滤过泡瘢痕化、有效提高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但二者在防止滤过泡包裹中的作用仍然存在争议。糖皮质激素对成纤维细胞增生具有双向作用,即在低浓度时促进细胞增生,而在高浓度时才抑制细胞增生。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中所含糖皮质激素的浓度较低,因此虽然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手术后的炎症反应,但可能会促进对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包裹滤过泡的形成。所以滤过手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时间不应该太长,如果没有明显的炎症反应,术后2周可以停用糖皮质激素。3治疗已报道包裹滤过泡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针刺分离以及手术切除等。各种方法的治

6、疗目的都是希望将包裹滤过泡转化为功能性滤过泡,从而有效地控制眼压。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也主要是以眼压为依据,无论最终包裹滤过泡的形态有无发生改变,只要该治疗方法能将眼压有效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且不引起患者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则视为有效。3.1药物治疗当滤过泡包裹导致眼压升高时,可暂时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眼压。眼压降低后,一部分患者包裹滤过泡自行转化为功能性滤过泡;即使包裹滤过泡形态不发生改变,许多患者通过降眼压药物治疗也可以长期有效的控制眼压。最常用的局部降眼压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和碳酸酐酶抑制剂,二者通过减少房水的生成而降低眼压。眼压降低后包裹滤过泡内的压力随之降低,从而使泡壁的张力减低,

7、泡壁内被压陷的小囊腔或毛细血管管壁结构得以恢复,最终房水能有效地从滤过道排出。3.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产生的包裹滤过泡的泡壁裂口会很快闭合,激光治疗效果欠佳。3.3针刺分离术许多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差,药物治疗后滤过泡的形态无明显变化,滤过泡高度隆起,导致眼部不适。此时,可采用针刺分离术对患者进一步治疗。Allen等〔10〕对32例患者进行针刺分离,同时加用5-Fu结膜下注射,术后随访4~18个月后,11例患者只需一次分离,12例患者分离2次,7例患者分离3次,2例患者分离4次;最终71.9%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