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ID:26345768

大小:318.1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6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_第1页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_第2页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_第3页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_第4页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_第5页
资源描述:

《比喻和象征的区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比喻和象征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方式,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古典诗歌)的阅读和鉴赏中运用相当普遍。但由于两者在形式上极为相似而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区分。比喻和象征的共同点:一、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比喻如:①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用“明星”来说明“街灯”。)②人不可以无耻,因为无耻是魔鬼的钓饵。(用“钓饵”来说明“无耻”。)③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燕雀”、“鸿鹄”分别说明“佣者”与“陈涉”。)象征如:④我看得见那枣红色

2、的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的脸。(用“百合花”来说明“纯洁与感情”。)⑤世上的一切事物,只是百千万面大大小小的镜子,……没有蒲公英,显不出雏菊,没有平凡,显不出超绝。而且不能因为大家都爱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用对待“蒲公英”和“雏菊”的态度来说明作者的“博爱”思想。)⑥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用“红白的花”说明革命的前景和希望,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二、都由三部分组成且都可省减。比喻由本体(被比喻

3、对象)、喻体(做比喻的事物)、喻词(联系词语)三部分组成。如上文例①“街灯”是本体,“明星”是喻体,“好像”是喻词。象征由象征客体(即具体事物,如上文的“百合花”、“蒲公英”、“雏菊”、“红白的花”。)、象征本体(即象征意义,也就是表达者的主观意识。如上文例④的“纯洁与感情”。)和象征词(表明相关联系的词语,如④的“象征”。)等三部分组成。但比喻和象征都可以省减。比喻可以省减除了喻体之外的其它部分,如上例③。象征也可以省减除了象征客体之外的其它部分。如上例的⑤⑥。比喻和象征的区别:比喻和象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

4、下几个方面:1、各自的侧重点不同。比喻侧重于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这种相似是直接的、可观的。如:①的“街灯”和“明星”,②的“无耻”和“钓饵”等。而象征侧重于象征客体和象征意义之间的相关联系,它们之间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而且这种相关联系是靠联想去寻找的。如例⑥。“红白的花”和“革命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或“人们对革命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之间是不存在直接的相似点的,人们只能通过联想把“花”与“美好前景和希望”联系起来。再如,鸽子象征和平。“鸽子”与“和平”也不存在相似点。2、各自的作用不同。比喻是一

5、种形象化手法,即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陌生为熟悉,化平俗为生动。如:失掉光辉的太阳,飘浮在雾海之上,恰似一个落入水中的铜镜。“失掉光辉的太阳”是个什么样子?这是比较抽象的,但“铜镜”就具体形象得多了,人们通过这个形象就很容易感知到“鬼魂光辉的太阳”的形状和色彩。而象征却恰恰相反,它是一种含蓄化手法,即把具体而形象的事物含蓄化,使其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含义。如上文的“红白的花”是具体而常见的,但其蕴含的意义是丰富而深刻的。只有在《药》这篇作品所创设的典型环境中才具有这样的特殊含义。3、稳定性不同这里所

6、说的稳定性是说比喻的意义较为狭窄和固定,而象征的意义却要宽广和深沉得多,具有含义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这是比喻和象征最重要的、最本质的区别。如“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所具有的意义是固定的,即它象“播种机”一样具有“撒播”的特点,不过现实意义上的“播种机”撒播的是植物的种子,而“长征”撒播的是“革命思想”这样的“种子”。此外很难有其它的解释。但象征就不同,象征客体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可以因人而有不同的寓意,而且也可以因人而有不同的解释。⑦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

7、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⑧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这两首词都是以“梅”为象征客体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但毛泽东赋予了梅花热情、坚强、乐观、昂扬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作者襟怀阔大,气度非凡。而陆游笔下的梅花则象征其自我,他把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打击的遭遇和不肯同流合污、坚守节操的品格融入了梅花的形象中,显得消极、悲观、孤芳自赏。这样,同是梅花这一象征客体,因人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寓意。再如,“竹子”

8、通常象征高风亮节、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如郑板桥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但在杜甫的“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诗句中却象征丑恶势力。因人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指的是同一篇作品中象征客体,由于解释者所处的时代不同或所站的立场不同等等原因而有不同的解释。如: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伊人”在古代,由于人们认为这是一首讽劝国君实行开明政治、求贤尚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