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ID:26366349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6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_第1页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_第2页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_第3页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_第4页
资源描述:

《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高产栽培技术沈金弟张海林顾雪根顾传梅谢根荣  摘要阐述了优质粳稻新品种南粳46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南粳46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肥料运筹、科学灌水、病虫防治等内容,以为南粳46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粳稻;南粳46;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南粳46(原名宁5047)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香粳14杂交选育而成。苏州市吴中区于2009年从苏州市种子站引进该品种,在示范基地及各村示范试种,种植面积6.67hm2左右,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

2、适应性强等特性,现将南粳46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征  南粳46全生育期165d,比嘉33晚熟5d左右。该品种株高108cm,株型紧凑,分蘖性中等偏强,穗型较大,直立,穗长15.5cm,总粒数130.3粒,结实率90.7%,千粒重25.1g,植株生长清秀,抽穗期长,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较好。但该品种的茎基部节间长而细,容易倒伏,抗倒性差。  1.2品质特性  据农业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7年检测,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20.0%,垩白度2.4%,胶稠度83.0mm,直链淀粉含量15.0%,达到国标二级优

3、质稻谷标准。食味品尝结果:香味明显,口感柔软滑润,富有弹性,冷而不硬。  1.3抗逆性  南粳46抗逆性强,根据示范结果分析,表现抗条纹叶枯病、稻曲病,另外耐干性耐湿性均强,但不耐肥。  1.4产量表现  该品种高产、稳产性好,在后期高温、干旱、无雨等不利气候条件下,仍然获得高产。示范基地平均单产7785kg/hm2,比当地主推品种嘉33(平均单产为6930kg/hm2)增产855kg/hm2,增幅达12.3%。澄东村马金根种植南粳46产量为8287.5kg/hm2,比同等条件下种植的常优3号(7381.5kg/hm2)增产906kg/hm2,增幅达12

4、.27%。在示范基地甚至出现9000kg/hm2以上的高产田块。  2栽培技术  2.1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旱育秧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机插秧一般在5月下旬播种。播前用药剂浸种,防止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子传染性病害。湿润育秧,旱育秧净秧板播量825~900kg/hm2,机插秧每盘播种150g,大田用种量45.0~52.5kg/hm2(270~300盘/hm2)。旱育秧秧龄30d左右,机插秧秧龄15d左右,秧田施足底肥,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1]。2.2合理密植  机插秧一般于6月上中旬机插,行株距为30cm×13cm,每穴应控制在4~5株苗,大田基

5、本苗控制在105万株/hm2左右;旱育秧6月中下旬移栽,行株距为23cm×14cm,一般栽插30万穴/hm2,每穴3~4根,基本苗105万株/hm2左右。  2.3肥料运筹  南粳46抗倒能力较弱,适宜中等肥料水平种植。要注意因种栽培,施肥过多,易导致后期倒伏。在肥料运筹上要掌握“重施基、蘖肥”和“巧施穗、粒肥”的原则,一般施纯N255kg/hm2左右。其中基蘖肥60%~70%,穗粒肥30%~40%。基肥以复合肥为主[2]。  旱育秧须早施、重施分蘖肥,以促进前期早生快发,拔节前配施适量钾肥,促进壮秆、大穗、增粒,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还能增强抗倒与防

6、病能力。穗肥可分2次施用,以促花肥为主。抽穗前15d,根据田间长势酌情使用保花肥,以争取穗大粒多,增粒增重[3]。  机插秧在施氮量与旱育秧相同的前提下,应适当降低基面肥用量。基面肥以复合肥为主,增加分蘖肥与穗肥施用量,有利于提高产量。由于机插秧缓苗期长,机械移栽植伤重,新根发生缓慢,如果基肥施用过多,则会导致肥害,出现僵苗。因此,应分次施用分蘖肥,以利于攻取大穗和争足穗。水稻栽插后7d施返青分蘖肥,施肥量占总氮量的20%,栽后12d施第2次分蘖肥,施肥量占总氮量30%。拔节前配施适量的钾肥,穗肥施用量可以根据苗情适当增减,注意捉黄塘促平衡。缺肥田块应早

7、施,掌握在倒3.5叶时施用穗肥,以争取穗大粒多、增粒增重[4]。  2.4科学灌溉  水浆管理要做到前期浅水勤灌,促进早发,中期足苗后适时搁田,强秆壮根,增强抗倒能力。搁田结束后仍要湿润灌溉。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5]。  2.5病虫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子传染性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的防治。  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