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ID:2636833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_第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_第2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_第3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_第4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摘要】学习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实力了学生的自信心。【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兴趣;探索兴趣【Abstract】Studytheinterestbethatthepersonbeaggressiveunderstandingthingorconcernactivityofmentalstateinclineto,letstudentcreationi

2、nterestishoportance,stirupthestudent'sinterestintheprimaryschoolteachingtheprocess.Thestudentisinhenceknoationtoknoentstudentofstudyinterest,againrealstrenghtstudentofself-confidenceheart.【Keyaticsteaching;Studyinterest;Investigateinterest学习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正是因为这

3、样,很多教育家都相当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发和利用。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认为“好学”对教育非常重要。20世纪初,欧洲著名进步主义教育家德可乐利把兴趣作为其教学法的中心,他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由此可见,让学生产生兴趣是多么的重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我通过以下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兴趣。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

4、行。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因此,我在课堂上经常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2)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l)一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

5、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2.使用学具,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调动学生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兴趣。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再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小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几何模型,运用已掌握的

6、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如:利用学具操作,学生将圆柱侧面转化为原来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从而推导出圆柱侧面面积公式。通过操作学具,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运用旧知解决新知,把新知同化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皮亚杰的活动内化原理指出,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可使外部活动逐步内化为智慧活动。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利用准备题让学

7、生轻松获取知识,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感学生都有期待成功的欲望,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欲望给学生以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体验成功,在获取知识中获得快感。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迁移规律”,用准备题这把金钥匙打开学生已有的知识库,搜索与新知相关的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用“已知”的原理、方法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在应用题例3中,教材设置的知识平台由三部分组成。1、准备题1。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7次搬砖多少块?2、例3。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

8、,他再搬3次,一共搬砖多少块?3、编者要求学生把例3的问题改成“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变化题是:“同学们参加建校劳动,王刚4次搬砖20块。照这样计算,搬7次可以比原来多搬多少块?”例3和变化题都是从准备题1发展变化而来的。掌握“怎样变化发展的”是探究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