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

ID:26371051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_第1页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_第2页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_第3页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_第4页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高职艺术教育发展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研究一、中国式美育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因  在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与美育工作对优秀民族艺术的传承、创新关系密切;他强调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美育和艺术教育;对广大同学提出三点希望均包含美育内容。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早就有礼乐二艺。古人对诗乐舞也具有普遍爱好,在《诗经》、《礼记》、《左传》等书中都有记载歌乐舞盛况。20世纪初叶,在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大背景下,

2、兴起一股美育新潮,其所推举出的思想观念属于近代启蒙思想的范畴。先后有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提出其美育思想。  因此,有这样的文化传承基因,中国的艺术教育之路,不能绕开传统文化而言他,而应该在这样的基因基础上,吸收有益的养分,来培育新时代的国民。  二、高校艺术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条件  审美教育的综合作用毋庸置疑,为避免碎片化的艺术教育发展,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需要遵循一些原则,理清一些概念。  其一,改变观念,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找个糊口的工作。仅仅为了就业好而读大学的观念,令无数学子陷入对学习的迷茫中,人生没有追求。

3、通过人文、通过音乐、美术等审美活动,去除浮躁的心理因子,多一些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  其二,配套机制,人文环境与艺术氛围的熏染。古人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许多钟灵明秀的高校,都以依山傍水而自豪,像水木清华,北大未名。校园环境也是培养美感的重要一环。  其三,洞悉学情,了解学生的实际兴趣。高职的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本身就差一些,就因为如此,才更应该重视人文和本文由.L.收集整理艺术素质的培养。  其四,第二课堂写进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不能只在嘴上喊第二课堂,而是应该实实在在设计第二课堂,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的机制,

4、这就需要把第二课堂写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切实执行。  三、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  笔者以为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可以采用双轨发展模式,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全面展开艺术教育。  1.第一课堂的通识教育  现在哈佛的最新高教理念,是2007年开始着手研究的通识教育改革,初步形成了美育类课程由艺术教育到审美教育的升华。并不是说哈佛的就是最好的,而是在这方面,哈佛的理念和我国的教育先行者们的观念有不谋而合之处。  通识课程譬如中国传统文化、音乐欣赏、艺术概论等等,都可以展开形式多样的学习,讲座、参

5、观、赏析、演讲,等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学习,记学分而不以考试为目的。  2.文学的普及教育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座座高峰,这些优美而具独特艺术魅力的文章本身,让我们在吟唱的时候,仿佛能穿透千年时空看见灵山秀水和香草奇葩,而深深爱上我们所在的这片土地,就像诗人那样的热忱。就如现在武汉的东湖听涛区所在的行吟阁、橘颂亭、沧浪亭、泽畔客舍等古建筑,就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而建。  3.第二课堂的社会美育  1)常态化的校内艺术主题活动。  其一,中国书法绘画进校园。可请书法名家进校办画

6、展,教学生学习书法绘画,学生即使只略知皮毛也是一种修身养性。  其二,定期举办传统乐器音乐会。无论是定期请专业人员演奏音乐会,还是组织学生学习乐器,都是一种熏陶。  其三,文化遗产、民间工艺的传承。民间艺人进校办展演、授技艺。以讲座、展演或是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能让学生领略源于生活的艺术魅力,也能让学生能创造生活的美。  其四,组建学生自发的传统艺术社团。比如戏剧社、国画社、民乐社等社团,既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又能让学生自发去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  2)常态化的各类参观活动。  各地都有主题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音

7、乐厅等文化场所,应该开发这些场所的功能,尽可能为学生所用。这方面,201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美育教育年一系列活动值得借鉴。  4.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对接  艺术课程与各地文化局联盟。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将代表性的地方艺术纳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传承地方优秀艺术,从而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发展地方艺术的工作。  其一,校园文化活动出校园。教育部第13号文件《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规定,学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补充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促进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推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其二

8、,鼓励参与社会文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上办的一些文化实践活动,学校需要提供的是信息和进行组织,而这些信息如何而来应该有一个由上至下的流通渠道,由政府、学校、社会形成一个信息流通机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