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

ID:26384125

大小:83.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26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_第1页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_第2页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_第3页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_第4页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_第5页
资源描述:

《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英国模式:江南道路与资本主义萌芽提要:以往的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一向认为西欧的发展道路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所谓西欧道路其实主要是英国模式,其核心即工业革命体现的经济变革。但近年欧洲经济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证明,英国模式有其特殊性,即使在欧洲也不具有普遍意义。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理论是建立在英国模式基础上的。通过对英国模式和中国明清江南模式的比较,可以发现,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江南几乎不可能出现英国式的近代工业革命。资本主义萌芽理论研究陷入困境,实际上是套用英国模式的结果。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一直是我国史坛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曾数度掀起全国性的讨论热潮[注解:讨论的

2、主要结果形成了1957、1960、1981年和1983年出版的4部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然而到了90年代,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热情逐渐减退,有新意、有创见的论著越来越少见,以往全国性讨论的盛况更已成为明日黄花。造成这种降温的原因颇为复杂,既有存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内部的原因,同时也有发生于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之外的原因。从内部原因来说,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整个理论构架在80年代中期已完全定型[注解:这种定型,以傅衣凌、吴承明先生于80年代发表的一系列理论著作为代表。],以后不见再有发展;同时在史料的发掘方面也未出现突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项研究已到达了其顶点。从

3、外部原因来说,在最近10年中,我国学者对于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的看法有了颇大变化[注解:关于这种变化的最新表述,可见于《历史研究》2000年2期刊载的《社会形态与历史规律再认识笔谈》及《中国社会形态及相关理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述评》。]。以往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所赖以进行的理论基础--五种生产方式论,现在变成了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而只有先弄清了这些问题,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也才有可能继续进行。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出现降温是必然的。然而,正如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是我国经济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现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注解:李

4、伯重:《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与现代中国史学》,《历史研究》2000年2期。]。这种特殊的重要性,令我们不能眼看着它就这样逐渐“淡出”史坛而无动于衷。即使是对资本主义萌芽之说持否定看法的学者,也应对此说做出认真的分析,然后陈述其否定的理由,而不能持一种不屑谈论的态度。对资本主义萌芽说进行分析,最主要的是对其所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而构成这个理论基础的关键,就是英国模式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普遍性问题。本文即以此为对象进行探讨。同时,由于明清时期的江南社会经济状况在我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我们也将主要以江南为中心,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一 英国模式:重要性、普

5、遍性与特殊性在过去的世界近代史研究中,西欧的发展道路一向被认为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但是这种公认的普遍意义近年来却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批评。因此对这条道路及其普遍性问题做一扼要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一)英国模式及其重要性我们通常所说的“西欧道路”,实际上主要以英国经验为基础。因此这种以英国经验为基础的近代化模式,也被称为英国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了传统经济向近代经济的成功转变,而这个转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因此英国模式的核心,也就是工业革命所体现的经济变革。英国工业革命究竟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能够发生?在过去的两百多年中,一直是世界经济史研究中最

6、重要的课题。学者们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而形成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工业革命”说。这些版本随着英国经济史研究的进展而不断被修正,因此人们对“工业革命”的看法也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目前为较多学者所接受的是迪安(PhilisDean)和诺斯(DouglasNorth)的观点。迪安说:“工业革命一词,一般用来指复杂的经济变革,这些变革蕴含在由生产力低下、经济增长速度停滞不前的、传统的、工业化前经济向人均产量和生活水平相对提高、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现代工业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他接着指出:“这一转变的性质,可以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变革来说明:(1)经济组织变革,(2)技术变革,(3

7、)工业结构变革。这些变革和(既是原因又是结果的)人口、总产值及人均产量(即使不是立即、但是最终将实现的)持续增长有着一定的联系。”[注解:卡洛·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4卷上册《工业社会的兴起》第3章《英国工业革命》(迪安执笔),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131页。]诺斯则说:工业革命由组织变革和技术变革构成,是一个“组织变革和技术进步相互影响的过程”[注解:DouglasNorth,StructureandChangeinEconomicHistory,W。W。Norton & pany(Ne.英国模式之所以在世界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