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

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

ID:26391404

大小:1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6

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_第1页
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_第2页
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_第3页
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_第4页
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童庆炳的百科介绍.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童庆炳百科名片童庆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兼职研究员,《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编委。先后讲授文学概论、文艺心理学、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心雕龙研究等课程。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目录[隐藏]人物简介人物简历学术兼职人物历史人物生平学术成果1.主要研究方向2.专著3.论文信息4.著作信息学术奖励1.获奖情况2.荣誉称号作品介绍人物简介人物简历学术兼职人物历史人物生平学术成果1.主要研究

2、方向2.专著3.论文信息4.著作信息学术奖励1.获奖情况2.荣誉称号作品介绍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福建连城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文艺学中心主任。曾任越南河内师范大学专家,阿尔巴尼亚国立地拉那大学客座教授,韩国高丽大学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校外兼职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辑本段]人物简历  童庆炳[1],男,北京师范大

3、学资深教授,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  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1936年,出生于福建连城,汉族。童庆炳教授  1953年,毕业于连城第一中学初中,同年考入龙岩师范学校就读。  1955年,毕业于福建龙岩师范学校,保送考大学。  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958年起,历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8-1983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  1985-1995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2010年起,兼职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教授。  现任: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

4、士生导师,兼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文艺学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编辑本段]学术兼职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童庆炳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顾问;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  越南国立河内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1963年-1965年);  阿尔巴尼亚国立地拉那大学客座教授(1967年-1970年);  韩国高丽大学校中文系客员教授(1995年3月-1996年2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5、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2000年起);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兼职教授(2010年起);  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委。[编辑本段]人物历史  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与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受过委屈,一度坎坷。但他在挫折中,仍然矢志不童庆炳忘所献身的事业,埋头学问,精通俄语、英语、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对曹雪芹及其著作的研究也卓有成就,始终是一位在立身、为人、著述、学问诸方面都受人敬重的学者。红学家刘梦溪在《红学三十年》中肯定了他的毕业论文对高鹗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功过评价的贡献。一九八二年第五期《文艺报》发表了他题为《评袁康、晓文的“一

6、部违反真实的影片”》一文,对指向《天云山传奇》的错误批评,首先提出了理直气壮、精辟独到的反批评,此文已收入《新华文摘》。一九八二年第四期《新文学论丛》,他又发表了二万余字的著名论文《长篇小说新作的审美素质初探》。他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美学、文艺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专著和教材18部、主编各种丛书24种。  前几年,童庆炳就十分关心我的教研和编写工作,在繁忙的教学著述中为我的3本书写序,还特地给我邮来十几部著作。其中有他亲自题签惠赠的小说《生活之帆》和《淡紫色的霞光》。《生活之帆》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他和夫人曾恬合作的产物,也是一部反映青

7、年知识分子生活的中篇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手法,质朴无华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写了梁蓉蓉、穆长生相敬相爱,然后又遭遇不幸的人生之路。同时塑造了社会的畸形儿——霍大明这种道德败坏、不择手段向上爬的人物,涉及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些问题。  “岁月匆匆忆当年,脱颖母校执教鞭。”在北师大执教40年当中,童庆炳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大量作品。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的佳作尤多。作为文学教授,他立足本乡本土,热切希望福建文化繁荣发展,像当年的严复、林纾抑或稍后的冰心时代,跃居全国之首。在书信往来中,他常告诫我们:要饮水思源,“不忘良师教,常怀雨露恩”。他还说:“

8、我是从闽西起步的。这里有我可爱的父老乡亲,有我难忘的母校、同学和师长……”他乐育英才、甘为人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