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

ID:26399697

大小:79.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_第1页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_第2页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_第3页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_第4页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柏拉图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不仅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文章通过阐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和评价,探讨了其对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关键字:柏拉图;理念论;思想体系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其思想核心的理念论,因其开创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形而上学而获得了特殊地位,所以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西方两千多年来的哲学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释,或归结为柏拉图主义。纵观柏拉图的理念论,虽然存在着不

2、足之处,但仍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部分。一、理念论的提出背景柏拉图理念论是对其先师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自他开始,哲学从“一心向外”转向对内心境界的关注。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你自己的认识,就是关于德性的知识。人之所以缺乏美德,是由于缺乏美德的知识,一个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善,才去做善;一切恶行都是由于人们不认识善才做出的。苏格拉底认为,具体的美德是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不同的,必须找到共同的永恒的东西,这就美德的概念,它是美德的最真实的东西。柏拉图一方面继承了苏格拉底关于心灵内在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把心灵内在原则、定义外在

3、化,从而创立了理念论。在当时的社会,柏拉图起初也对民主政权保有一定希望,但当这个政权以“渎神和毒化青年”之罪处死苏格拉底后,引起柏拉图对民主政权极为不满与憎恨。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下,他目睹这一切,便产生了寻求治国道路的志向。柏拉图把对现世的拯救落实到对人的心灵的拯救上。他认为,只要净化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心灵变得善良,社会就会安宁,国家就会治理好。在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他主张哲学家作统治者,并冒着生命危险,为实现其“理想国”而奋斗。二、理念论的主要内容柏拉图的“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

4、“理念”并非单纯的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且作为存在之根据的实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感觉事物是多而理念是一,它作为其自身是永恒不变的自我完善的整体。于是柏拉图认为,感性世界是一个不断流动变化的世界,其中的事物都是既在存在又不存在、既确定又不确定的,我们对它们不能形成任何真理和知识,只能形成意见。只有当我们凭借逻辑从这些事物上升到确定的“定义”,我们才能说有了确定的知识。而一切定义不是指称个别事物的,而是指称这些“理念”的,因此只有理念才是确定不移、不变的存在,尽管它们是看不见、而只能被思想到的,但它们是唯一的真理。任何具体的东西都只有“分有”了与它相应的理

5、念,才能存在。但万物和自己的理念相比都是不完善的,它们都必须努力趋近于自己的理念,却永远也达不到理念。所以,理念就既是万物的本体,又是万物的目的,同时还是万物的共相和模型。同时,柏拉图把理念摆在高于物质的地位上,他把永恒理念的美同物质世界的不完善对立起来。理念论是一种天才的发现。理念完全不是物自身,而只是物的涵义。这种发现使柏拉图惊喜不已,结果他夸大了理念的作用,导致了理念世界和物的世界完全脱离。从而,客观唯心主义为主观唯心主义开辟了道路:我们周围的世界完全取决于人的内在自我,或者人的“理念”。因而柏拉图可以说是西方唯心主义的开山鼻祖,是对理念高于物质作论证的第一人。

6、三、理念论的局限性柏拉图看到了理念与事物的区别,认识到了普遍性的共相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对哲学研究的意义,而其局限性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开,并视之为绝对立的存在。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哲学本无意于解释世界的本原问题,其理念论的重心在于人类美德的本质。但在理念论的发展过程中,他又无法回避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问题。他的关于可知世界和可见世界的理论,成了他本体论上唯心主义性质的佐证。他也曾说:“知识的对象不仅从善得到

7、它们的可知性,而且从善得到它们自己的存在和实在。”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66-267.可以说,社会中的一切事物无不是按照事先在心目中设计好的原型而创造出来的,社会就是人类理念的影像。问题在于柏拉图把这个本属于主观性的理念客观化了。在柏拉图心目中,理念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因人而异的主观观念,而是在任何人看来都一样的、永恒不变的事物的原型,这一原型是事物本质内涵和外在形态的完美统一。柏拉图的这种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他理性统治社会的政治观服务的。他把社会成员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并认为三个等级的人对应着三种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