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ID:26402830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_第1页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_第2页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_第3页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_第4页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江苏省阜宁县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从广大人民群众愿望诉求入手,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及健全长效运行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国7/vie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运行机制  江苏省阜宁县的文化工作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

2、群众文化叫响大江南北,艺术创作争创国家大奖,文化设施力争苏北领先,文化产业成为江淮明珠,文化人才争创国家名片”的奋斗目标,从广大人民群众愿望诉求入手,不断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优质文化服务,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  1.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状况  1.1“十二五”初的状况。  “十二五”初,虽然阜宁县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水平有一定滞后。其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一是对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滞后

3、于城市。尽管全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整体性的提升,每个省市都在不同的指标上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和进步,但是城市投入仍然高于农村投入。二是广大农村文化设施比较落后,农村文化服务功能逐渐萎缩。三是适合农民群众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资源缺乏。虽然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但是图书更新率不高,贴近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知识状况和审美倾向的优秀图书仍不足。四是文化供需矛盾现象还存在。比如,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各类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绝大多数并非农民自身生产、创造和提供,而是由久居于城市之中的创作家、剧团等文化生产单位或个人制造和提供。这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对农村的

4、生产生活实际未必了解和熟悉,使用的语言文字、表述形式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未必为多数农民所适应和喜欢。以上种种导致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失衡、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差距较大的后果。  1.2“十二五”末的状况。  “十二五”末,阜宁县以全面贯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厚德、务实、创新、图强的新时期阜宁精神为动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县有17个文化站,建有一级站2个,二级站1个,三级站4个。每个文化站已配有1至2名专职工作人员,每周免费开放基本都达到48小时;在三灶、硕集、板湖、吴滩、新沟、沟墩等镇(区、街道)建成了10个文化大院,这

5、10个文化大院均具有基本的硬件设备和相对完善的软件资料。结合当地实际,初步开展了一些文化活动,丰富了当地�r民的文化生活;全县有341个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根据省、市相关要求,2016年对其中68个村(居、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提升达标,已于2016年5月底完成了标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阜城街道、益林镇成功创建成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街道)[2];县图书馆分馆39家,实行一卡通服务并通过邮政物流网进行图书流转;连续四年开展全民读书节活动,将阜宁县打造成有影响的“书香之城”。

6、  2.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  2.1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一是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投入机制。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才能夯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提高服务质量。一方面,坚持公共财政建文化,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县、镇(区)、街道财政应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公共文化服务和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坚持社会力量办文化。动员社会的力量,鼓励民间资本向文化事业的投资,通过国家、集体、合资等多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个人、社会相结合的多渠道投

7、入体系。二是加大重大工程实施力度,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加大重大工程实施力度。坚持以城带乡,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新增文化资源配置上向农村倾斜。三是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公共文化示范区长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传播能力[3]。  2.2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长效运行机制,积极创新文化服务方式。  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文化设施作用,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推动文化输入活动创新。一要充分利用传统的节日、集会搭建文化平台,不断探索送文化下乡的新方法,灵活机动地开展文化活动。二要继续推动

8、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二是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推动群众自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