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

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

ID:26406333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6

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_第1页
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_第2页
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_第3页
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_第4页
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探讨  【摘要】本文分析了美、德、日等国关于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可以作为借鉴。认为公共利益虽是法律概念,但不同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在我国对什么是公共利益还没有一部法律法规或规章做出明确的规定或说明的情况下,在理论上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是必须结合具体的事项判断;二是必须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判断;三是在具体操作时还应当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判断标准,明确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  【关键词】公共利益;法律规定;公共利益的法学理论    公共利益的提法由来已久,按照字面来理解,应当是指公众的、与公众有关的或为公众的、公用的利益

2、。在我国,公共利益既是政治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但法律上对何谓公共利益,无论是《宪法》,还是《物权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土地管理法》,都没有明确的界定,学理界的解释也各不相同。2010年1月29日公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试图用列举的方式对公共利益的几种情形进行概括,但列举的七种情形仍然不能完全穷尽公共利益的全部内涵,并终因争论激烈没有了下文。本文拟通过中外法理法律的比较研究,从法学理论角度对公共利益做进一步阐述,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国外对公共利益的相关规定  在法国,《人权宣言》第十七条使用公共

3、需要的概念,1804年的《民法典》将其扩张为公用,并逐步扩大公用的范围。最初主要指公共工程建设,到了20世纪,扩大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公共大众的直接需要,而且间接的能够满足公共需要的领域,以及行政主体执行公务和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都被视为公共需要。法国行政法院对公用目的的解释,也持极其宽松的态度,只要公用征收行为具有公共利益性质,就认为是合法的征收。但是,如果行政机关的征收不是为了公共利益目的,而是在公共利益的掩盖下满足其行政上的利益或者个人利益时,这种征收即被认为不符合公用目的。[1]  美国宪法通常用公共使用一词来表达其公共利益内涵。

4、联邦宪法第五条修正案规定,联邦政府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公民的财产权,非经合理补偿和出于公共使用的需要,不得征用公民的财产。[2]在美国,财产私有制是其社会结构的基础,但政府仍可以通过公共权力如国家征用权的行使对私有财产权进行某些实质性限制。如何对联邦宪法修正案中的公共使用进行合理解释,美国法院总是力求依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发展需要,在政府与私有财产者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通过近年来关于公共使用判例可以得出公共使用应以公益性目的标准来衡量,是指政府行使权力的目的是出于公众利益的考虑,以造福于公众的健康、安全、伦理及福利。  德国宪法中有公共福利和

5、重大公益之分。重大公益主要体现在德国宪法的财产权的保障及征收这部分条文中,这与德国宪法注意保障财产权的理念有关。德国宪法中用公共福利这一概念来表达公共利益的涵义,它和重大公益有何区别呢?台湾公法学教授陈新民认为:一般而言二者无所轩轾,但在质的程度上有差异。其中公益概念范围较广,属于上位概念,国家任务等皆可包涵;而公共福利是公益广泛概念中质上要求较严格的,也就是说,是经过选择的、重大的、特别的公益,才属公共福利之概念。[3]因此,德国宪法对于私人财产征收的限制,并不是一般的公共利益,而是所谓的重大公共利益。德国宪法之所以这样规定,其意义主要在于保障公民

6、对现存财产的拥有权,这也是德国的社会市场模式决定的。  日本宪法的公共利益思想是通过公共福祉这一术语表达的。日本宪法中的公共福祉条款在其《土地基本法》和《土地征收法》中进行了具体规定。其中,《土地基本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公共福利事业用地应该优先供给。为此,日本社会根据社会利益排定土地利用顺序,即公共福利事业用地优先供给,第二顺序才是保证企业用地。《土地征收法》也将公共利益作为土地征收的唯一目的,并认为公共利益的涵义是解决公共事业建设,同时该法第三条还采用列举的方式,详细列举了35种可以实施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项目。[4]根据日本法律,只有符合《土地征收

7、法》第三条列举出的事项的项目,才允许采用征收土地的方式。通过项目认定程序,判断确定相关土地房屋、项目计划以及为此该项目征收或者使用相关土地房屋的公益性。[5]总之,日本宪法的公共福祉条款经过部门法律具体化后,对于政府行为有了严格的约束,即政府行为必须具有公共性,才能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加以限制。  从上述可以看出,各个国家对公共利益的规定都有各自的特点。法国和美国对公共利益的理解,都是从被征用财产的利用目的上进行解释的,在具体适用时限制较少,美国对公共利益的解释更为宽泛,甚至认为有想像得到的公共特征存在即可[6]。而德国对公共利益的理解和适用就有所限制,

8、日本更是用列举加单行法的形式对公共利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二、我国理论界对公共利益的几种观点  我国理论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