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

ID:26409519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_第1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_第2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_第3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_第4页
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下的古代诗歌教学论文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将近四个年头,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若有所悟,不能不说,课程改革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我们这些三尺讲台上的教书匠。以前的我们,粉笔头,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将近四个年头,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后来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若有所悟,不能不说,课程改革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我们这些三尺讲台上的教书匠。以前的我们,粉笔头,黑板擦,口沫横飞;以前的学生,手托腮,点头机,昏昏欲睡。现在的我们,激情澎湃,只需寥寥几笔就能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问题集

2、中,双眼放光,神清气爽。当然,我并不是说课程改革就没有缺点,也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新的教学模式所改变,但是毕竟比以前的学习和教学状态要好很多。就连以前最为头痛的古诗文教学,随着课改的到来,在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上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下面,就实际经验简单谈谈,我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都做了哪些改变。一、创设问题的角度。传统的课堂不是没有“问题”,而是问题的质量有问题。什么是真正的问题?首先,问的出发点是为“学”,具有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功能,而不是推动“教”的程序步骤;问的最终目的不是或者主要不是追求问题答案,更不是唯

3、一答案,而是为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探究能力。其次,提出的问题应有思考的空间、有探讨的价值,是学生自己的真问题,或师生一起探索的问题,而不是为验证什么的伪问题。例如,我们在共同学习杜甫的《蜀相》时,关于作者对蜀相的崇敬与仰慕都不是问题,很容易就能从首句理解出来,因此呢,学习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的使用上。有的学生说作者仰慕蜀相,所以对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描写得颇为幽美,也无可厚非;也有的学生说,从全诗的最后两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能看出,作者对这位北伐愿望未能实现的

4、“蜀相”是一种同情,同时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慨叹,自然也就摒弃了第一种看法,而得出了正确的答案。可见,抓住准确的创设问题的角度,对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再现诗歌的情境,身临其境感受诗歌的情感。首先可以在进行教学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进行诗歌教学时配以相应的音乐和图片,在合适的背景音乐下多读多诵,初步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例如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时,我们可以配以满地黄花、南雁北飞、梧桐细雨,再加上低沉哀婉的背景音乐,相信学生们一定会非常快地进入到诗歌情境中去,准确地把握作者此时此刻的情感。其次,可

5、以让学生对诗歌画面进行再现,用诗意的语言把某个画面变成优美的散文语段,这样既能准确把握诗歌的画面和情感,同时也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例如《山居秋暝》中有这么几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我们可设计学生进行改写练习,那么这几句诗歌就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

6、风飘荡。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了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比的风光。三、坚守赏析诗歌的传统,体会古典诗词的魅力。在教授诗歌时,不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诗歌,因为古诗之所以美,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神秘性,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手段整体把握诗歌,体会诗歌的魅力。例如最传统的诵读

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诗歌尤其如此。《望庐山瀑布》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诗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诗人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读的技巧的基础上,再跟着录音读,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也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感受,美的熏陶。四、借助多媒体技术,感受古诗自然美。古代诗歌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一首古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古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古

8、诗有着浓厚的诗情画意,学习古诗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古代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培养出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欣赏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记忆理解诗句,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