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

ID:26417497

大小:1.93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1-26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_第1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_第2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_第3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_第4页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与教学——以世界史为例湖州市菱湖中学徐豪杰1.(浙江2011.38题)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浙江2012.13题)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

2、(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3浙江T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核心概念概念《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404页中的定义:“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3、。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历史概念“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对历史史实本质性的认识”。——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一、什么是历史核心概念历史核心概念的特点:1、它是某个历史知识领域的中心;2、它是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和方法。二、为什么要解读历史核心概念?第一个原因:高考需要浙江高考常青树:分封制、宗法制、君主专制制度、工业革命、海禁、光荣革命、世界大战、1787年宪法、重农抑商、三权分立、内阁、新文化运动、道家思想、民族

4、工业、心学、戊戌变法等高考是指挥棒!第二个原因:教学中的不足1、核心概念在教材中没有解释和解读。比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中,可以说“君主立宪制”是本课最重要的核心概念,但纵观本课的正文和知识链接,或者是本专题的导语,都没有对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述。2、核心概念在教材中有解读,但不到位。比如《罗马人的法律》一课中,教材对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等稍有解读,比如对公民法的解读是“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显然,这样的解读让人有一种“意犹未尽”

5、的感觉:既然有公民法和万民法之分,为什么还要有习惯法和成文法之说?它们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3、教师对核心概念认识不清。当教学中遇到学生难懂的概念时,很多教师通常仅用直接下定义的方式一带而过,或仅从一节课一个方面解释了事。这种做法是很多教师将概念的意义看成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的无意识表现,概念成了只需要教师灌输而学生就能掌握的东西,成了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单面意义的僵化知识。4、教师重理论分析,轻概念解读。比如,在教学中,教师或将教学引向一些自认为“正确”的理论、观点或结论,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说明……在中国走不

6、通”等,但由于学生掌握的学科理论概念太少,根本无法对这些观点是否正确进行独立的反思,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分析和所有结论。这使原理和理论教学徒有其表。三、怎样解读历史核心概念?1、筛选和整理核心概念筛选依据:①教学目标(最主要)②高考高频考点③学生疑难点④专题、课、目的核心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了解凡尔赛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不稳定性”巴黎和会、十四点原则、《凡尔赛和约》、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凡尔赛体系、国际联盟、“委任统治”等2014年9月28日,湖州市历史学科基地“教材疑难问题和核心概

7、念解读”专项研讨会在菱湖中学召开。工作组主编:魏钧审核:郑芳编者:周玲花、吴磊、潘琴芳、刘丽琴、杨敏华、董星、孙雯、陈林、陈峰、徐豪杰必修一核心概念专题一:“大同”、“小康”、分封制、宗法制、大一统、郡县制、司隶校尉、三省六部制、九品中正制、行省制度、内阁制、改土归流专题二:半殖民地半封建、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门户开放、“海防”与“塞防”之争黄海海战、扶清灭洋、“攘外必先安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中共七大专题三: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辛亥革命、民主革命、国民革命、“左”倾右倾、近代中共军队的演变专题四:中国共产党领

8、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革命委员会、依法治国、一国两制专题五: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