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

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

ID:26426405

大小:3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6

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_第1页
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_第2页
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_第3页
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_第4页
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河北安平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平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实验部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2.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

2、传统B.“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C.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3.战国时期,墨家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认可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4.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  )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严刑峻法5.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

3、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6.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D.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7.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

4、“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A.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9-C.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D.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8.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  )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9.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

5、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A.儒学已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B.士人政府的确立C.“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10.清代的赵翼认为:“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的原因是(  )A.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思想的影响B.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思想的作用C.荀子“制天命而用之”观点的启蒙D.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结果11.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在这一政治体

6、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层官僚手中。”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孔子的德治思想12.无论“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其本质都是()A.为加强中央集权制造理论B.剔除不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思想C.为削弱诸侯势力提供理论依据D.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13.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

7、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  )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14.宋代学者研究儒家经典,往往撇开旧注,自抒新意,有很大胆的见解,虽经典本身,也有人怀疑.这一现象表明(  )A.商品经济勃兴带动文化繁荣B.私学教育发展培养思辨精神-9-C.民族矛盾尖锐影响学术风气D.程朱理学推动儒学实现复兴15.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

8、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A.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B.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C.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D.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16.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为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