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ID:26428964

大小:349.8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26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_第1页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_第2页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_第3页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_第4页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与时俱进.国共合作◆领导革命.建立共和◆反对独裁.捍卫共和◆弃医从政.图谋救国知识回顾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思考:⑴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①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②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乙

2、说……③因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④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⑵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

3、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史观解读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07年广东卷)【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

4、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第(3)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07年广东卷)第(3)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5、的影响(6分)①(从材料一的观点看)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双半社会的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从材料二的观点看)新中国的建立,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a.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b.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c.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条件。新中国的建立,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土葬为火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时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材料三】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

6、:“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思考:请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建立的影响。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时期”(07年广东卷)【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第(1)问: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7、时期”评价较高评价较低通商口岸“扶清灭洋”洋务运动思考: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革命史观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这则日记中反映了19C后半叶以后近代化发展的一些信息,其中包括①军事近代化②政治近代化③技术近代化④文化生活近代化A.①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传统史

8、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换体现了A.生态史观B.全球史观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