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

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

ID:26433590

大小:67.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7

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_第1页
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_第2页
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_第3页
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_第4页
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博客——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分析  摘要:博客这种网络文化传播方式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逐渐释放了底层人民的话语权。依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观点对其进行分析,这种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多功能,推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给民众提供自由发布言论的场所、提供不受空间限制的交流平台,这些都是博客的外在显性正功能。博客在社会文化中,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还给精英循环开辟了新的通道,此类都是博客隐性的正功能。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的形式,也存在负面影响,如:色情、暴力等信息的传播,恶意无聊炒作事件的发生,导致青少年缺乏社会意识,思维简单化等。  关键词:博客;网络文化;功能  “博客”一词最早

2、于2002年首度出现于中国,在近几年内有巨大的发展。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它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博客的前身是个人网站,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一直属于少数人的媒体,包括精英和部分技术爱好者。博客作为网站技术傻瓜化的产物,成为所有有条件上网的平民的个人媒体,引起了网民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谢新洲认为“无论是视频博客还是文字博客,都没有本质的区别,博客文化必须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平民文化。”一位网友认为:“博客就是一场全民运动,逐渐释放了底层人民的话语权,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博客所搭建的是一个草根

3、与精英共舞的公共领域。”  我们可以将博客定义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这种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具有哪些功能?对现在的社会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笔者认为应先从分析它所具备的文化特征入手,有助于分析其功能与影响。    一、博客:新时代的网络草根文化    在博客上,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全世界发表言论和作品,这在过去只有精英并通过大众传媒才能做到。博客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它易于普通人接受和尝试,更展现了风采各异、个性十足的时代特征。

4、自博客登陆中国以来,一直宣扬大众、平等、自由的思想受到广大网民的广泛追捧。  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里,博客的出现掀起了网络的新文化运动,让人们找到了自己的居所,它可以记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也可以一边在网上驰骋,一边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里,你就是主宰,控制这里的一切。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在一个追捧明星的大众娱乐时代,平民可以转瞬成为英雄,边缘可以很快成为中心,弱者也可以悄然成为人们的焦点,这就是博客,满足了人们普遍表达自我的愿望。[1]博客作为网络世界中最自由的力量,表达着人们千百年来对思想禁忌的冲突和对于平民英雄情结的需求。草根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性解放,

5、历来的精神生活都未能像今天的网络这样自由与民主,这就是博客的文化特征,也是博客风靡草根的深层原因。  草根,英文称grass-root,按字典的解释来看是基层民众的意思,将之引申,草根文化则是一种民间的、大众的,与精英文化相对的原生态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让草根自身感受到了快乐。法国学者德赛图认为:在文化领域里,文化产品常常是强加给大众的。大众诚然无法决定文化的生产,但却可以选择文化的消费。即大众的“使用”文化商品时,尽可以随心所欲,为我所用,拥有充分的自主权。[2]由于草根的平民性,民主化则成为草根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属性。红遍中国的草根选秀“超级女声”从其规则制定到最后的选举结果,都体现了近年

6、来大众中所流行的民主文化倾向。草根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而非精英化。近年来,博客文化让草根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随着博客的引入,空间、日志以及与博客相关的群组形式先后出现,草根可以通过网络在博客上获得话语权,充分改变了长期来草根只有听话的份,没有说话的份的局面。在博客中草根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话语权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主政治也在同步快速发展。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认为:文化是用来满足生活需要的,所以说文化是有功能的。功能就是满足生产力需要的能力。他提出功能派之初着重在从基本上说明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发生的,文化对人是

7、有用的,功能等于用处,所以他说要了解文化的意义就是要明白它对人的用处。[3]因此,要分析博客这一文化现象,要从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所起的功能去分析。马林诺夫斯基所著的《文化论》是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从博客的功能这一角度去对其进行分析更符合《文化论》一书的思维体系与方式。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对后期功能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见表1)。本文采用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对博客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