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

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

ID:26434047

大小:45.8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7

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_第1页
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_第2页
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_第3页
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_第4页
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杭州高三一模统测试题卷(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学年杭州市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1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新安江是一条诗意的河流,它的水澄(chéng)澈透明,它的雾缱绻缠绵,它的两岸层峦迭嶂,一派山清水秀的旖(yǐ)旎风光。新安江的美变幻莫测,时而波光粼粼,如轻歌曼舞的姑娘;时而水平如镜,如历经苍桑的智者。千百年来,许多吟咏新安江山水的璀璨(càn)诗篇,广为传诵,读来令人怦(pīng)然心动。真可谓看不见的波光潋滟,听不厌的水声风吟,读不完的诗情画意……A.澄澈     缱绻缠绵     层峦迭嶂 B.山清水秀 

2、 旖(yǐ)旎    变幻莫测C.轻歌曼舞   历经苍桑      璀璨(càn)D.广为传诵   怦(pīng)然心动   波光潋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一档介绍人工智能的电视节目中,智能机器人与主持人谈笑自若,妙语连珠,机器人的机智幽默都博得满场喝彩。B.要去除旷野里的杂草,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拔掉或铲除,而是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不受纷扰,只需种上美德。C.西汉张骞出使西域的途中,为匈奴所囚,历时十三年才回到长安,一路受尽磨难,九死一生,他却始终安之若素。D.我何曾不羡慕那些来自乡村的人,在他们的记忆里总有一个淳朴温暖、诗

3、意无比的故乡,尽管这故乡可能是贫穷落后的。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加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国庆长假期间,杭州交警在各个高速收费站口检查乘客是否存在不系安全带的违法行为。B.关于虚打折扣、违法促销、销售伪劣产品等网购热点问题,省工商部门将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网络交易监测专项行动。C.小镇招聘了一批本地居民担任安保员,开展信息采集,纠纷排查等工作,充分发挥本地人熟悉民情的优势,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D.我国肿瘤发病率正以10%的速度每年在递增,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体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诱导肿瘤病的发生。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

4、,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们在日常而平凡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②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的色彩。③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④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⑤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⑥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A.④①⑥③⑤②   B.①⑥③④②⑤  C.①④⑥②⑤③   D.④⑥②①③⑤5.在某图书馆,不是出现大声说话、手机铃响、躺在沙发上睡觉等现象。请你代图书馆拟写一副对联,提醒读者举止文明。(20字以内)6.运用“梅花、

5、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在一起的。这就像一个太极图,里面有阴也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阳又是互根的。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强调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强调彼此转变。在古人心目中,不论有多少事物,不论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一个东西贯通,这就是“道”,孔子讲“士志于道”,庄子讲“道通为

6、一”,佛教华严宗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的很多道理,既可以用在治身上,也可以用到治国上。“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这个集体上。范仲淹以“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为人生志向,也早已成为千古佳话。中国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讲“中”?因为“中”就是事物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近

7、代哲学家章太炎讲到,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整体把握。..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理都江堰,指导思想就是顺其自然、自然合理。大禹治水,看到水总是要往下流,就疏通河流,让水能够顺畅地流下去,所以水就治好了。李冰看到水是波动的,就不用死的、硬的坝栏,而是用竹篓子装上石头,放在那里,随着

8、水的波动,它也会起伏。汶川地震中,新修的钢筋水泥的水坝都震坏了,而李冰留下的装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