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接地操作流程.doc

静电接地操作流程.doc

ID:26439381

大小:1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7

静电接地操作流程.doc_第1页
静电接地操作流程.doc_第2页
静电接地操作流程.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静电接地操作流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静电接地操作流程步骤一判断是否需要专用静电接地措施1.设备已针对性具备了防雷、电气保护、防杂散电流、电磁屏蔽,则完全满足防静电屏蔽的要求。2.阴极保护的管段不可以再作接地,否则将破坏阴极保护。3.内外表面导电的埋地管道可以不进行静电接地。4.其余未进行的接地保护的架空埋地防腐处理管道都必须进行专设防静电保护。非导体管段上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步骤二选取静电接地点1.管道进出装置处、分支处、弯管、阀门法兰处均是主要静电接地点。2.主要静电接地点确认后,如遇长距离无分支的管道,应在间隔以内100m重复接地一次。3.静电接地点的选取综合考虑易于检

2、修、防腐防锈、不易受损、不妨碍操作、便于连接接地干线。4.一个管段内接地点少于3处,每处接地引线对地阻值要求<10Ω;一个管段内接地点多余3处(含3处),每处接地引线对地阻值要求<30Ω。步骤三选取静电接地端子连接方法1.搭接焊连接:a)金属接触面除锈去污b)搭接长度为扁钢长度两倍或圆钢直径6倍。c)如果使用钛钢或不锈钢管,则搭接前需垫钛板或不锈钢板过渡。2.螺栓连接:a)金属接触面除锈去污b)采用M10以上螺栓,加防松螺帽或放松垫片,接触面涂电力复合脂步骤四管线间跨接1.管间跨接:a)当金属法兰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紧固时,有两颗以上螺栓或卡

3、子导电接触面接触良好时,可不必另装静电连接线。b)跨接线采用截面积大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2.管际跨接:a)平行管道净距离小于100mm时,每隔20米加跨接线。b)交叉管道净距离小于100mm时,加跨接线。c)管道净距离大于100mm时按独立管线处理。d)跨接线采用截面积大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步骤五接地体选用1.如果具备自然接地体或其他保护接地体,则充分可利用。2.静电接地体不可用三相四线制的中性线、直流回路专用接地线3.静电接地可共用防雷接地,但雷电引流线不可共用。4.仅供静电接地保护的独立接地体可照以下标准设置。a)接地体由水平接地

4、体和垂直接地体构成,构建成接地干线网络并将引流线接于其上。b)垂直接地体选用∠50×5角钢,长度宜为2.5m。垂直接地体设置位置与间距土质情况和经验决定,一般间距6-12m,埋深0.7m,。接地体设置数量以达到接地电阻阻值要求为准。c)水平接地体由-40×4镀锌扁钢构成,将垂直接地体连接成网。步骤六检测和修正1.防静电装置完工后需检测验收:a)测量使用仪器仪表须按照各自操作规程和测量要求进行。b)抽取整体管道中点附近的两个接地点的中点作为测量点,防静电接地电阻值读数应小于100Ω。c)如果读数不满足要求,则需要进行修正。如该测量点阻值过大

5、则该点重复接地;该点阻值略大于标准则增大两端接地点导电截面积。2.填写静电防护装置安装验收有关表格并存档。a)绘制管线简图,标明接地点位置与各接地点阻值。b)检测整体阻值后,将每个检测点原始记录填写在《接地电阻值测量记录》。c)所有接地保护完工后,填写《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安装工序质量控制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