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

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

ID:2644357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_第1页
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_第2页
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_第3页
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跨国公司: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中国企业在同跨国公司较量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力不从心”。日前举行的“战略管理成果发布与深度汇谈”研讨会上,专家们就中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孙国辉教授认为,中国企业要走出去,需要考虑“企业战略与跨国化经营问题”。跨国经营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研究跨国公司会发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本身自己的全球一体化经营进程也越来越快。对于跨国集团公司来讲,发展海外业务和分支机构,不是偶然的机会到来,更不是随意发展,而是要依据所制定的全球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传统的跨

2、国公司全球或跨地区一体化经营,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安排,并通过跨国公司内部市场和内部交易得以实现。现在实际的情况是,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经营不仅体现在纵向、横向的内部安排上,还体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打造自己核心能力,实行外包战略,为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开展国际战略联盟,使得跨国公司突破了原有集团的组织边界,在企业组织外部建立了全球一体化体系。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尤其是大型集团公司来说,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要首先制定自己的全球目标和战略,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海外业务和海外分支机构。明确界定哪些是自己做的

3、,哪些可以通过合作让别人来做,充分发挥世界各地的优势,以此建立全球一体化经营网络。当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要走出去,基础性的工作要强调,即完善产权,完善组织结构,完善控制机制。lOCaLhoST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崔新健认为,“请进来、走出去”是中国经济两个方面的问题,对于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而言,也是两个突出的问题。“引进来”,中国企业在量上看已比较成功,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走出去”的问题上,就有很多管理的理论问题需要探讨。崔新健认为,从国内看,理论上有许多问题还比较模糊,中国管理模式要探讨,“走出去”也有几个方面需要探讨:首先是中国企业

4、面临的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进入wto背景下,新的国际平台对中国企业意味着什么?中国企业需要重新思考几个方面:一是怎样理解规模经济,在一个国家内不规模的经济,在全球市场上可能是大的规模经济;二是层次多样化,需求多样化,扩展了国内的需求层次的两端;三是细分化,原来有些方面不能细分,细分后则无法形成市场,而在全球化市场中可以做非常小的细分,可以创造顾客剩余价值,并有盈利。其次是经营发展路径的选择方面可以重新思考。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环境下,客户的导向需要重新思考客户到底是指哪些客户?客户不再一定非要是当地客户,可以面向全国、甚至全球选择客户。企业也

5、不一定非要从地方性企业、全国性企业到国际性企业的步骤成长,而是有可能从国际性企业起步。因为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国际贸易和走出去的成本得到大幅度降低,“这种路径对中国企业来讲,是很有意义的”。崔新健认为中国企业一定要搞清楚对外“走出去”的基础到底是什么。“经典的fdi理论是邓宁的oli分析范式,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或其他国家投资的优势在哪里?这一点对于探讨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也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如何理解我国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尤其重要,如海尔到美国投资,在理论界就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由于目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尚处于探讨之中,而

6、这是明确企业走出去后的管理模式的前提,否则,在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本身不清楚的情况下,该如何谈我们走出去的企业管理模式的本土化问题?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和特色非常重要”。西南财经大学罗珉认为,中国国企不适应国际竞争,不懂国际商业惯例,比如长虹、中储油等企业,还有很多企业在国际经营中出问题。中国国企的战略还是把在国内的低价竞争弄到国外,造成国外企业、政界,对中国企业、中国的产品非常反感。中国国企要在新的形势下考虑如何把中国与国外市场联系起来,如何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他说,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前还需要好好总结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企业的管理经验,要形成中国模式。中国

7、自己的经验如果靠外国人来总结,可以说是中国管理学界的耻辱。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时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美国人都在总结。日本人大前研一在1982年的《战略家的头脑》中讲的是日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哈佛商学院院长克拉克在80年代有10年在日本研究丰田模式,与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合作研究jit、看板管理和模块化,克拉克1997年发表了《模块化时代的来临》(哈佛商业评论),实际上有对日本经验的总结。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肯定有一个企业管理模式在支撑,要总结经验,形成中国模式,是管理学界责无旁贷的责任。当然这个模式可能不只一个,如海尔模式等,但要抽象出共同性的东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