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

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

ID:26443802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_第1页
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_第2页
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_第3页
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_第4页
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2011年劳保局劳务开发工作调研劳务开发是丘陵欠发达地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劳务开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引擎,探索出“提高素质—对外输出—回引创业—就近转移”的劳务开发之路,为促进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就业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劳务经济呈稳定、有序发展态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过一步强化劳务经济工作,助推新农村建设,我们就全乡的劳务开发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劳务开发基本情况(一)劳务开发现状。乡地处县东南部,幅员面积28.1平方公

2、里,位于与的,属于的旱片死角,现有3159户,11311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0942人。乡村劳动力总数为8562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的人数为6661人,乡村从业人员7116人,年内农村劳动力转移4188人,劳动力转移总收入2584万元。去年10月底,全乡外出务工人员4100余人,通过汇兑和带回资金近万元,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8%,极大地改善了全乡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回乡创业6人,以发展特色养殖业为主,年户平增收达2万元以上。(二)人员构成及分布。从行业分布看,建筑装修行业占38%,进企业务工占32%,商业贸易、餐饮服务及其它行业分别各占10%。其中,

3、在民营、私企的占75%,外资企业的占20%,在国有、集体企业或出国务工者总数占5%。职业主要以简单和重复劳动为主,大部分是从事一线的普通工和辅助工。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的占79.09%,36岁—45岁的占19.73%,46岁以上的占1.18%。从文化层次上看,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1.25%,初中占52.6%,高中(含中专)占25.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75%。(三)外出的组织形式。从全乡情况看,外出的组织形式正在从无序到有序、从自发外出逐步发展到有组织、有计划的输出。据统计,县、乡、村有组织的输出人员占外出人员的37.4%;由“领军人物

4、”带出的占29.1%;由亲友介绍,以亲情为联系,互相结伴外出的占17%;通过务工地劳务市场介绍的占6.5%;自由谋职的占10%。(四)外出务工收入。全乡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受文化层次、年龄结构、工种熟练程度、地区差异等因素限制,其收入差距较大,年收入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占11.05%;年收入在6000元至1万元的占63.95%;在1万元以上的占23.02%;年收入在10万以上或仅只能保住来往车旅费的占1.98%。(五)农民外出务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据农经年报统计,去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421万元,外出务工人员寄

5、带回家收入为176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3.3%。全乡3000余农户中,有1万多户翻建新房,其中盖楼房的达6000余户。(六)回引创业情况。乡于去年正式启动“人才回引工程”,先后有等共计6人回乡创业,从事的行业有pic生猪养殖、泥鳅养殖、鸡养殖、建筑开发等。从年龄结构上看,均在45岁以下;从文化程度上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均有,从年人均收入来看,每户均达1万元以上。二、主要做法(一)政府牵线搭桥,农民工重捧“饭碗”。一是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组织维护全乡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工作。二是建立乡、村两级维权网络

6、,为农民务工提供服务组织保障。目前,全乡65个行政村都成立有“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领导小组”。三是在县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成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站),做到了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帮扶农民工就业,首先要了解返乡农民工的数量、就业意愿等基本情况,建立起农民工回流监测制度,进行动态监控。我乡分别在外出务工较多的村、村设立了农民工返乡监测点,同时要求各村每周上报一次本地农民工返乡情况。去年3月,32岁的乃堂坝村3社村民禹华友,在与南大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的用工合同上按下了红手印,开始在这家公司务工。曾绵延曾在深圳一家

7、家具厂打工。去年11月,他所在的公司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度处于停产、半停产状况。无奈之下,他不得不提前返乡。已有200多名像曾绵延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在乡政府为返乡农民工编织的就业保障网的帮助下,度过“就业寒冬”。(二)培训充电,帮农民工捧更好的“饭碗”。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作为劳务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好抓实。为了实现劳务输出向技能型、智力型转变,确保农民务工人员出得去、稳得住、能拿钱、形象好,在组织劳务输出的过程中,充分协调县级各职能部门,在我乡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务工人员技能水平和自身素质。去年与县就业局

8、联合开设了就业技能培训班,参训人员免交学杂费,首批参学人员达150余人,现已毕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