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

《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

ID:26445176

大小:66.6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7

《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_第1页
《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_第2页
《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_第3页
《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_第4页
《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概活动总结》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暑假南京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小组总结题目:对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成员:总结执笔:2014年8月24日星期日摘要:通过上个学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祖国、中国共产党及其思想理论的发展,对党在祖国解放、建设、发展中所积累和总结的丰富经验和提出的伟大思想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和其在后来在祖国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在此过程中自身的进一步完善,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其对于中国发展过程的

2、重要意义进行了重点学习。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个暑假中,我们对当代民间信仰情况进行了调查,我们以问卷方式,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得出当代社会信仰情况的结果,同时,也将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经验和学习到的课外知识做出总结。目录一、活动背景11.1我国民间信仰的概述11.2民间信仰的特征3二、实践过程52.1前期准备52.2调查过程52.2.1文献调研52.2.2制作材料52.2.3开始调查62.3汇总分析6三、实践成果6四、活动总结9参考文献11一、一、活动背景关

3、于信仰,可从多个角度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

4、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缺乏该信仰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倡导无神论和共产主义信仰,同时也保障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民间便有了各种各样可以提升人们自我修养和精神境界的信仰,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人们自身发展的因素,很多人虽然拥有十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缺乏信仰,导致社会上制假售假,道德沦丧,人情冷漠,更有甚者,有些不法分子创建邪教,对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例如21世纪初所盛

5、行的法轮功,以及之前山东招远“全能神”教徒所犯下的惊天命案,足见民间信仰对这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所造成的重大影响。首先,我们先对民间信仰做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调研:1.1我国民间信仰的概述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11心的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

6、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

7、——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民间信仰在一定程度上,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对于中国民众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活动甚至政治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近代之处,在封建制度统治下,中国民间信仰高度统一,但相比于当时的西方世界,这种信仰极大的束缚了民众的思想,阻碍中国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成为我国近代落寞、被西方拉开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封建制度被推翻后,许多新的思想已经形成,但还没有被广泛的传播开来,没有真正进入民间,取得广大民众的信任,在加上守旧势力的阻挠,全社会陷入一个信仰的真空期,处于无“仰”可“信”的状态,这一现象在二十

8、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改变当时中国的现状,许多学者和有志之士奔走疾呼,希望为中国民众建立新的信仰,并取得11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当时国难当头,这一努力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封建时期的信仰虽然不再处于统治地位,但仍是民间社会的主流。在解放后,由于受到现代民族国家理念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