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

ID:26456967

大小:72.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27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_第1页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_第2页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_第3页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_第4页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论文.freelentintangibles)或本票(promissorynotes)的买卖。此外,第九编还适用于农业担保权(agriculturalliens)和所有的寄售(consignments).见高圣平著《动产抵押制度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4年版,第417页。)。近年来,包括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美洲国家组织、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和世界银行等有关国际性和地区性组织都相继制订了一些担保交易示范法,尽管这些示范法与北美的动产统一担保制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

2、实际上都对动产抵押持鼓励态度1(P318).据此,很多学者预言,动产担保代表未来担保的发展趋势。“《美国统一商法典》第九编中所包含的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的概念和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改革家作为美国之外的国家的动产担保法现代化的基础。”4(P500)二动产质押逐渐衰落,权利担保不断增长所谓动产质押就是指,质押人为担保债权,将动产移转给质押权人占有。此种方式也被称为“占有型担保”。现代社会,动产质押逐渐趋于衰落,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此种担保使质押人无法利用担保物获取收益,从而偿还债务,因而使得动产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2

3、(P25).二是在移转占有以后,债权人还需要保管该动产,并为该动产支付一定的保管费用。由于在质押的情况下,必须要移转对动产的占有,而移转占有以后,质权人往往不能也不需要继续利用质押物,相反还要保管该物,并且要为保管该物而支付必要的费用,所以对质押而言可能不会获得任何利益,相反可能是一种负担。正如王泽鉴先生所指出的,此项制度“惟因其必须移转占有,故债务人对担保物使用收益的权能,尽被剥夺,此在农业社会,以书画或饰物之类提供担保的情形,固无大碍。但在今日工业机械社会,势必窒碍难行。机器或原料均为生产财产,工场

4、赖以从事生产,将之交付债权人占有,作为担保,以寻觅资金,殆属不可能之事,因此于质权外另设不移转占有之动产担保物权,确有必要。”5(P236-237)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动产质押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衰落。与动产质押的衰落相对的则是权利质押的发达。权利质押的最大特点在于:一方面,权利质押允许以各种权利和无形财产设定担保,比如以知识产权、应收账款、收费权、股票、债券等各种权利设定质押,这就极大地扩张了担保标的的范围。另一方面,权利质押作为非典型担保,无须以移转标的物的占有为必要,从而有助于使质押人继续利用质押的财产

5、,提高质押物的使用效率。权利质押可以说是介乎于质押和抵押之间的一种形式,它吸收了两种方式的优点。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史尚宽在评述我国台湾民法关于质权的规定时也指出,“权利质权,尤其以债权、股份或无体财产权为标的之权利质权,其担保的作用反近于抵押权,谓之介于一般质权与抵押权之中间区域,亦无不可”。6(P388)权利质押中的许多类型究竟属于质押还是抵押,是值得研究的。许多权利质押并不需要移转占有,甚至不需要交付权利证书。例如,我国《担保法》规定的股份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就不需要转移占有,甚至不需要交付权利证书,而

6、采取了登记方式,在性质上类似于抵押,从而使质押与抵押的界限趋于模糊。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权利质押的发展,不移转占有的权利质押类型(如记名债权的质押、收费权的质押等)会越来越多。尤其应当看到,权利质押的标的即各种权利和无形财产,在现代社会的财富形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权利质押的重要性相应地也越来越突出。不同于传统的农业社会,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信息爆炸的社会,是以信息、知识、技术等生产分配和使用为主体的时代,知识产权等权利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已经逐渐取代有形财产成为主要的财富形式。允

7、许以各种权利和无形财产设定质权,就可以广泛地开辟担保的渠道,对于搞活金融、资金的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美国《统一商法典》第9编“统一的动产担保制度”广泛地允许了权利质押。美国动产担保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强化权利担保。《魁北克民法典》也承认各种非移转占有的动产担保物权。日本修改和制订了一系列新的特别法规,承认诸如“抵押证券”、“让渡担保”、“所有权保留”、“债权让渡”、“抵销预约”、“代理受领”、“保险担保”、“担保信托”等非传统担保方式的设立。7(P185)三允许无形财产、未来财产、集合

8、财产作为担保财产现代社会,担保已成为企业融资和金融机构贷款不可缺少的法律手段。要促进融资,就有必要广泛地扩张担保财产的范围。同时,随着担保财产范围的扩张,也使得担保财产的利用更有效率。这些都需要承认无形财产、未来财产、集合财产的可担保性。第一,以无形财产设定担保。无形财产是指知识产权、票据权利、品牌、经营权等各种非有体化的财产。在现代社会,无形财产在担保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因为一方面,无形财产的价值往往是巨大的。例如,知名品牌的的价值是无法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