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

ID:26459525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_第1页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_第2页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_第3页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_第4页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探析【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着党员重发展轻培养等方面的问题。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党总支以“一表、一册、一卡、一答辩”为载体,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坚持主动的引导性考察培养,着力优化“大学生党员动态培养管理机制”,努力探索一个可持续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和服务的长效机制。中国4/vie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动态培养管理机制  一、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动态培养管理机制的背景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认识做好高校

2、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新形势下的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实现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党总支在学生党建新工作中结合《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统筹党员发展全过程,构建以“一表、一册、一卡、一答辩”为载体的学生党员培养管理机制。  二、创新载体,优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动态培养教育机制  1、奠定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动态培养管理的外围基础  (1)项目驱动。艺术系每学期初文明修身标兵评选、每自然年末素质拓展目标管理考核、每年10月班级文

3、化建设集中展示、联合企业或按市场需求打造专业技能竞赛品牌、日常志愿服务常态化等都成为校园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广大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党热情高涨。  (2)分类培养。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艺术系党总支对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方法,实施分类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分专业区域安排优秀教工党员进行“一贯制”的培养考察。所有的考察程序在网上公开,同一个班级大学三年的培养联系人相对固定,同一个班级的培养联系人相同,既方便记忆,也方便开展集体辅导。  (3)构建立体模型。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按1:200比例配备辅导员基础上

4、,每个班级还单独聘任班级导师,艺术系则再为每个班配备两名优秀教工党员作学生入党培养联系人,这些处于经线上的教育工作者与处于纬线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构建成一个全方位育人的立体模型。  2、创新载体――“一表、一册、一卡、一答辩”  (1)“一表”――《重点培养对象月考察表》灵活考察重点培养对象。除了坚持对一般入党积极分子按季度进行考察,完成《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外,对重点培养对象的考察加大力度,至少每个月一次,旨在就组织关注的一些难点、关键点对学生提出要求。《重点培养对象月考察表》引导学生自己根据考察表的指引去分析自己的情况。重点培养对象的月考察表是写实性的,考察表填写

5、完成后当月底或次月初学生主动与辅导员和培养联系人谈心谈话、汇报思想,经老师签字后交系办公室存档。  (2)“一册”――《学生党员培养教育手册》。手册内容主要反映艺术系坚持多年的“党员责任区”制度。把学生党员按照专业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某一个责任区包含该专业所有年级。跟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培养对象要求不同的是,对党员根据学校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难点对党员提出相应的指标,按月、季度和学期明确监测要点,并要求学生党员随时将责任区情况记录在培养教育手册内,不断总结创新;学生党员日常的组织生活也多围绕“党员责任区”实践内容展开。鼓励学生党员在各自责任区勇敢担当,确保事情件件有人管,督促

6、学生党员成为本责任区情况的第一知情人和第一介入者。  (3)“一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卡》。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双培养制度。艺术系坚持每年1月在顶岗实习的学生党员中发放《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管理卡》,与用人建立联络制度,,共同实施对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党总支委员、支部委员、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坚持不定期深入企业,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党员在企业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学生党员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参加企业或社区党组织生活,实行向学校和社会的“双汇报”,学校和企业对其进行联合培养考察。  (4)“一答辩”――拟发展对象参加公开答辩。由学生党支部支部委员、党员代表、

7、辅导员组成3~7人的答辩评审组。入党积极分子、各班级团支书、学生支部全体党员等参加答辩,由团支书简要介绍重点培养对象的情况,答辩人通过PPT文件的形式自述――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存在的不足等,限时5分钟,答辩评审组和与会者均可提出问题,未通过答辩者不进入发展公示阶段。  3、系统设计,推进大学生党员培养管理与时俱进  “抓早”和“抓好”相结合,发挥每个班班级导师和辅导员的作用,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出系统设计,有培养前途的苗子又早又好得到关注,“一表、一册、一卡、一答辩”的运行机制发挥最大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