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ID:2646654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_第1页
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_第2页
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_第3页
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_第4页
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毒汤治疗急性肝损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实验研究高连印付修文谭勇杜宇琼车念聪【摘要】目的探讨清毒汤对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硫代乙酰胺(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毒汤进行干预,通过血液生化及病理检查,观察其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ET)的影响。结果清毒汤能明显降低TNF-α,ET的含量,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清毒汤能使ET含量、TNF-α水平降低是其对TAA所致大鼠肝损伤具有防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关键词】

2、清毒汤药效学内毒素血症大鼠  清毒汤是由《伤寒论》中的小承气汤化裁而来。该方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活血凉血育阴的功效。经临床验证清毒汤治疗慢性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安全有效,用后可以迅速改善症状,抑制内毒素(ET)的产生,提高机体清除ET的能力,是重症肝病治疗过程中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1〕。为了进一步研究清毒汤的作用机制,我们采用硫代乙酰胺所致肝损伤模型进行了如下实验。1材料与仪器1.1动物选用SD大鼠38只,体重200~220g,雌雄兼用,清洁级。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6-0003。1.2药

3、物清毒汤,常规水煎制,生药含量为1.1g/ml。1.3试剂硫代乙酰胺,由北京化学试剂公司提供,批号010629;戊巴比妥钠,北京通县育才精细化工厂生产,批号950427;鲎试剂盒,由上海伊化临床医学科技公司(上海市医学化验所)提供;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试剂盒,由Roche公司提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放免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1.4仪器Reicheit-Jung2040切片机德国产;BH-2光学显微镜,Olympus,日本;Ql/100g体重给予灌胃,1h后腹腔注射硫代乙

4、酰胺(TAA)600mg/kg体重,分别于6,12h后再次灌胃给予清毒汤;模型组灌胃给予同容积的蒸馏水,1h后腹腔注射TAA,剂量同清毒汤组,分别于6,12h后再次灌胃给予相应等量的蒸馏水;正常对照组灌胃相应等量的蒸馏水和腹腔注射相应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24h后,将各组大鼠以45mg/kg体重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于腹主动脉无菌取血,分离血清、血浆,分别用于ALT,AST,TNF-α以及内毒素含量的测定。取肝脏,用10%福尔马林固定。2.2指标测定2.2.1肝脏损伤情况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取肝脏,常规取材,石蜡包埋,HE染色。光镜下对

5、其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并用Qwin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损伤面积百分比。测定方法:在200×光镜下,随机选取10个视野,测定其损伤面积百分比,取其平均值。2.2.2血清中ALT,AST活性浓度测定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2.2.3血清中TNF-α含量测定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用GC-911γ放射免疫计数器进行测定。2.2.4血浆中内毒素含量测定按照试剂盒所附说明书,用75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2.3统计学处理结果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检验。3结果3.1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3.1.1正常对照组肝脏结构正常,被膜

6、不增厚,小叶境界清晰,肝板以小叶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板为一个细胞厚度。肝窦未见扩张,亦无狭窄。肝叶实质细胞未见变性及坏死。中央静脉壁无增厚,门管区三管清晰可见,无淋巴细胞浸润,未见结缔组织增生。间质细胞不增多。见图1。3.1.2模型组肝脏结构基本正常,被膜不增厚,肝小叶境界尚清晰,肝板未见增厚。肝实质可见多发灶状水泡变性及气球样变,并可见新鲜的点状、灶状、带状及桥联状坏死。坏死灶可见细胞碎片,并见中性粒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浸润之炎性细胞可见退变及核碎裂。坏死灶内有处可见圆形嗜酸性小体。点、灶状坏死多见于中

7、央静脉旁小叶下静脉周围,严重处小叶中心带呈带状坏死,坏死灶有时可与邻近的中央带或周边带相连,构成桥连状坏死。见图2。3.1.3清毒汤组所见与模型组相似,但点灶状坏死、中央带状坏死及桥连状坏死均较模型组为轻。见图3。图3清毒汤组进一步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清毒汤组的肝脏损伤面积百分比明显低于模型组。见表1。表1各组大鼠肝脏的损伤情况模型组比较,△P0.05,△△P0.013.2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浓度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2各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活性浓度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8、△P0.013.3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表3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含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3.4各组大鼠血浆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见表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