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ID:26466818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_第1页
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_第2页
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_第3页
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_第4页
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大学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论文摘要:通识教育是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介绍了通识教育的含义及目的,分析了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具有的优势及作用,探讨了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若干途径。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通识教育;人才培养  1通识教育的含义及目的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的译名。通识教育,起自两方,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存我国,通识教育又称作通才教育.作为大学教育宗旨和办学思想,最早于清朝末年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逐渐形成了高度弩业化的专才教育,通识教育逐渐被忽视。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2、经济的转型,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丰十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识教育日益受到我国高等教育界的普遍荚注。在汉语中,“通识”具有广泛知道、全面了解、综合分析等含义。作为一个教育概念,通识教育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通识教育是指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与理念,即指大学教育应给予大学生全面的教育与训练,教育的内容既包括专业教育,也包括非专业教育。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就是全才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狭义的通识教育是指不直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活动做准备的那部分教育,比如有

3、策略地开设多种非专业(通识)课程供学生修读,旨在通过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培养具有宽广视野、人文与科学精神以及个性健全的公民。  通识教育的目的:一是弥补、纠正传统々业教育的缺陷和偏差。加强学科间渗透、文理间渗透,让理工科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文科学生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使学生成为文理兼备的通才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是延伸、融合专业教育,以开发学生的智慧,训练学生对知识的洞察、选择、整合和刨新能力,其获得较强的综合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通识”专业人才。三是让通识教育成为大学的整个办学思想与理念,成为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以求超越功利

4、,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大学教育走向情感教育、道德教育、人性教育,从而解决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中“过弱的人文精神、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的问题,造就品德高尚、情感丰富、人格完善、知识广博、身心健康的人,这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  2大学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的优势  2.1丰富的馆藏是通识教育的宝贵物资资源  高校通识教育工作的目的要使学生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良好的素养,克服以往专业化教育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大学图书馆正是这样“通识”知识宝藏。从横向看,几乎覆盖了本校所有的学科专业;从纵向看,也是囊括了各种水平、各种深度

5、的读物。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期刊、报纸、视听资料、中外文图书等多种文献资源。如此多层次、多角度的馆藏资源,适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求知解惑。  2.2专业的学科馆员是通识教育的人才保障  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收集、筛选、加工和管理的专业队伍。他们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检索、查询、筛选、利用各种信息,起到知识导航员的作用,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义克服了求知的盲目性,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发利用馆藏资源,为通识教育服务。  2.3灵活的服务拓展了通识教育的教学形式  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讲座、研讨、展览、竞赛等,提供独立、灵活和自主学习与研究环境,同时采

6、取导读、咨询、检索、二三次文献提供等多种读者服务形式。在图书馆的多种形式引领下,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求知,具有主动、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使得大学图书馆与教室、实验室一样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课堂。  2.4良好的书香氛围是通识教育的理想场所  图书馆整洁清静的书香环境,以及图书馆便利的开馆时间,使读者置身于其中,感受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学习氛围,内心随即产生对读书求知的渴望和冲动。这样的书香氛围成为通识教育的理想场所。  2.5现代技术手段为通识教育提供服务平台  图书馆得天独厚的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图书馆能突破时空和对象的限

7、制,最大限度地开放教育资源,满足求知者随时随地学习任何想学知识的愿望,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通识教育的开展。  3图书馆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  3.1与教学部门联手构建稳定的通识教育书目体系  通识教育书目应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三大领域,并使其内容达到均衡,这应成为大学通识教育书目内容选择的一个基本原则。但还必须注意选择基础性、理论性、综合性的知识作为其主体内容。鉴于此,在高校制定大学生通识教育书目时,就要与各教学部门联手制定专业推荐书目和公共必读书目或推荐书目,专业书目由教学部门为主来推荐,公共书目由图书馆为主,教学部门为参考来制定,主要

8、以名篇名著为主。这样使书目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广泛性。  3.2通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渗透通识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家梅贻琦先生在任清华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