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ID:26475513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7

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_第1页
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_第2页
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_第3页
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_第4页
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反思 论文关键词:环境教育 校本课程 开发实施反思  论文摘要:文章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与实施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环境本身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是极其复杂的社会活动。环境教育本身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但涉及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们所受教育的程度,还涉及一个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开发环

2、境教育校本课程既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又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科研能力,尤其有助于中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  一、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1999年6月15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政策,从政策层面上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保证。可以说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校本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金洲教授从三个面理解它的含义:一是一切

3、为了学校,二是一切在学校中,三是一切基于学校。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基尔宝克(M.Skilbeck)早就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和教师相处的地方。[2]  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菲吕马克(Furumark)和麦克墨伦(McMull)等人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Curriculu

4、mDevelopment,简称SBCD)一词并加以阐述。由于不同的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反映出不同的侧面,杨平认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关键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校本,二是课程开发[3]。他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了大致的归纳: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作为一种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作为课程开发的一种结果;作为课程开发的一种过程;作为课程变革的一种新模式;作为学校特色构建的一部分。不同的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不一,分歧较大。  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现状的客观需要为目标,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资源,提高本地区学生环境意

5、识水平,促进地方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以适合当地环境都教育开展为目的,在充分调查、研究当地学校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参与开发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环境教育课程。  二、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过程  首先,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环境教育课程开发工作组,确定参与课程开发人选,建立学校领导、教研组或年级组、任课教师三级开发网络,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在人力、物力、经费、信息、时间方面提供保障与支持,协调与课程开发有关的各项工作,保证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其次,课

6、程开发工作组应根据环境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组织参与的教师及相关人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大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相应部分、《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和其他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等内容的培训,使参与人员对环境教育和课程开发有所认识与掌握,使教师在观念和行动上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型教师,由教育研究的消费者转变为教育研究的生产者。组织他们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学校的内部情境与外部情境进行分析。因为学校情境分析是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首要前提。  再次,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内

7、容范围的选取是以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基础的。鉴于此,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与《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为依据,结合对学校内部与外部情境分析的结果确定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  最后,在内容的选择上不能闭关自守,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对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等资源,我们应当进行充分挖掘,选择适合于提高中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要防止出现大而空的现象,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身边事物,那么,再好的课程也是毫无意义的,开发出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也就不能体现出它的

8、区域性、民族性等特征,更不能体现出校本的理念。  一般情况下,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由本校开发。学校能独立开发的坚持独立开发,不能独立开发的要考虑校际合作开发,建立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才能有助于课程开发的进行,使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