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ID:2647730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_第1页
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_第2页
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_第3页
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_第4页
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铸造核桩修复上前牙断裂模式的实验研究牟永斌,陈亚明,刘根娣,王绪生,陈丽娟【摘要】目的:研究铸造镍铬合金核桩冠在修复上前牙时的断裂模式。方法:对32颗离体上颌中切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成4组(每组8颗),截冠后行根管预备,嵌体蜡制作铸造镍铬合金桩冠,桩的直径分别为1.10、1.50、1.70、2.00mm。镍铬合金全冠修复,超硬石膏包埋,电子万能试验机上以135°方向进行静态加载,测试其断裂方式,使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实验牙的断裂载荷测试结果显示:载荷值随桩直径增加而增大,断裂模式随桩直径的增加有由桩弯曲变形到根颈1/3根折再到根纵折的趋势。结论

2、:铸造镍铬合金核桩冠修复上颌中切牙时,理论上讲,桩越细越有利于保护牙体组织,越有利于二次修复。【关键词】铸造核桩;直径;抗力;断裂模式在我国临床工作中,铸造金属桩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残根、残冠修复方式。但是修复体失败在日常工作及文献报道中多为根折[1],一旦发生,通常要拔除患牙。本研究采用力学实验方法,设计不同直径的桩核对牙齿的残根进行修复,然后加载至断裂,对桩的直径与根部断裂模式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离体牙取自于江苏省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口腔科近期拔除的32颗新鲜离体上颌中切牙,纳入标准为牙根无龋坏,10倍放大镜下观察

3、无裂纹,根长度、直径相似(根长:唇面釉牙骨质界中1/3至根尖的距离;直径:近远中釉牙骨质界中1/3间的距离)。尺寸符合王惠芸的牙体解剖资料标准[2]。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离体牙的牙根长度、颊舌向及近远中向宽度,将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所得结果采用方差分析,显示其间无显著差异。根管治疗、包埋材料:根管扩大器(Mani,日本);碧兰根充糊剂(法国);牙胶尖(Dentsply,美国);氧化锌丁香油暂封(上海齿科材料厂);水调玻璃离子粘固剂(松风,日本);硬石膏(DENTSPLY,美国)。牙体预备系统:高速涡轮机(远西,台湾);根管预备钻(ELA,德国);金刚砂车针(Mani,日本

4、)。桩核和冠材料:镍铬合金(Dentsply,美国)。  1.2实验方法牙齿储存于0.9%NaCl溶液中,室温保存。常规行根管预备,扩挫至35#,根管内用3%双氧水和09%NaCl交替冲洗,纸捻拭干,碧兰根充糊剂加牙胶尖行根管充填,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暂封。室温下保存于09%NaCl溶液中。3d后于唇面釉牙骨质界中1/3冠方2.0mm用高速涡轮机12#金刚砂车针水平截冠,修整截面使光滑平整。标本牙随机分成4组,每组8颗。将牙齿分别固定于超硬石膏中。用ELA根管预备钻进行根管制备,根管口直径分别取1.10、1.50、1.70和2.00mm,深度为从截断面向根方8.0

5、mm(保证4.0mm根尖封闭[3]),因为根管预备钻头形态一致,所以4组桩锥度一致。修整根管口边缘,使之光滑圆钝。制作桩核的蜡形,肩台位于根截面边缘,宽1.0mm,核突出根管口6.0mm。修整核外形,使核外形一致,铸造后再次测量各组桩位于根管口根方1.0mm处直径,其平均值分别为1.10、1.49、1.71和2.02mm。铸造镍铬合金全冠修复,腭面于切端下2.0mm、近远中方向中部处作一半圆柱形突起,长3.0mm,宽、高各1.0mm(其与腭面形成的夹角以备加载之用)。取出牙根,重新超硬石膏包埋,包埋界面位于冠边缘根方1.0mm,之后冠腭侧面向上倾斜45°重新包埋一底

6、座上,使腭侧沟槽与万能试验机加载台底座平行将石膏底座置于电子万能试验机(CSS2202,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制造)加载台上进行加载,加载头尖端呈扁“一”字形,宽3.0mm,加载点位于腭侧沟槽,横梁位移速率为1.0mm·min-1,直至标本出现松动或折裂,记录桩或根的断裂载荷值及方式。  2结果  4组实验牙桩冠复合体经倾斜静态加载后出现修复体断裂模式(表1)。表中可见桩直径在1.10mm组的断裂载荷最低,平均0.603kN,此时断裂模式均为桩弯曲变形;桩直径在2.00mm组的断裂载荷最高,平均1.384kN,此时断裂模式多为根纵折和根尖1/3折断。数据使用SAS9.0

7、软件进行分析,利用确切概率法得到P0.001。表1修复体断裂模式颗注:利用确切概率法4组间比较得到P0.001,4组断裂模式类型分布不同  3讨论  在桩冠修复中,金属桩相对于其他材料的桩(如纤维桩、陶瓷桩等)具有机械强度高、价格低、加工工序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我国临床工作。工作中,桩的直径通常被要求做成根截面直径的1/3[4],但在临床观察和大量实验中发现修复体失败绝大部分为根折,鲜有桩变形折断。本项实验设定4组,分别设计不同直径的桩,统一其他各项指标进行加载实验。结果显示:第1组中,桩直径最小,其所承受载荷值最小,断裂模式为桩弯曲变形;第4组,桩直径最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