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

“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

ID:26481775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7

“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_第1页
“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_第2页
“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_第3页
“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_第4页
“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与思考——以成都地区高校为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第1章引言道德是个亘古弥新的话题。我国历来重视道德建设,从中央文件到地方各级领导都给予道德观教育以“首位”的肯定。目前,“90后”大学生道德观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个别不好的现象。作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新一代,“90后”大学生接受容易新知识、新思想,同时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各种负面信息以及国外社会思潮的影响。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对“90后”大学生开展道德观教育,使“90后”大学生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已成为当前要务。1.

2、1选题依据1.1.1理论依据道德观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主体对现实客观认识的反映。道德观是人生观的一部分,重点研究如何处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问题,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道德观属于价值观的范畴,核心问题是树立起判断道德“好坏”的标准。指引人们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怎样为好,怎样为不好;以及向往什么,追求什么,舍弃什么,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研究“90后”大学生的道德观,有助于促进价值理论发展,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研究。道德观分为个人道德观和社会道德观。在社会生活中,社会道德观是衡量个人道德观正确与否的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道德观的总

3、纲要,理论上应主导个人道德观的形成,包括“90后”大学生道德观的形成。但事实上由于“90后”大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及环境的负面影响,部分“90后”大学生的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存在差距。由于人的主体性受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因此又使合理地利用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培育“90后”大学生的道德观成为可能。1.1.2现实依据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都非常支持加强高校道德观教育工作,重视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

4、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央对道德现实的准确把握和对道德观教育的重视,也为当前的道德观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多变,道德观逐

5、步确立,具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水平,但由于生活经历的单纯和现实环境的复杂,部分学生出现道德偏离。当前,针对“90后”大学生开展道德观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对“90后”大学生道德观现状调查研究,旨在掌握其道德观的发展动态,进一步探索关于“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新方法,寻找到培育“90后”大学生道德观的新途径。1.2.2现实意义通过对“90后”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的道德观教育的情况进行研究与思考,为日后的道德观教育提供新思路、新举措,切实增强了这个特定群体道德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教育引导“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6、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更好地成长成才,成为中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2.3理论意义通过对“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现状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其负面成因,为深化道德观教育理论研究奠定基础。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积极探索提升“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实效性、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助于为“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后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丰富道德观教育的研究内容。........................第2章“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概述厘清道德观、道德观教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90后”大学生道德观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

7、地开展道德观教育。因此,本章节由分析它们的定义、内涵、关系开始,为进一步分析“90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情况奠定学理基础。2.1道德观概述2.1.1道德观的定义对道德观的认识,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和见解。至今,对道德观的定义多达几十种。何谓道德观?《伦理学大辞典》认为,道德观是对道德现象的认识和观点,既可以指对全部也可以指某一类。《世界伦理道德辞典》中认为,道德观是总的看法、观点和态度,可以分为静态、动态两种道德观。静态道德观是对道德观的静态描述,是主体在做出各类判断时所依据的内在道德尺度,是主体坚信的各种道德规范所构成的道德信念的总和

8、。动态的道德观是一个人的已有的道德认识结合个体的道德情感,形成控制、支配个体行为的道德意志,这三方面互相促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