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ID:2648396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_第1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_第2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_第3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_第4页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与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告诉我们,未来的人才只具有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是不够的,只知道学习和继承而不知道创新甚至连创新的意识都没有那更是不行的。所以,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品质,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目标。面对这一课题,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怎么办?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本文拟就此做些探讨,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与研究。  一、从创新品质的角度来审视当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主体性的实践、组合、思考而得出新的结果的

2、活动过程。创新品质就是敢于、善于创新的品格和素质,是关于创新所必须具备的意识、态度、能力等基本要素的概括。具体来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也就是具有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和自觉、主动地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愿望。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的种种创新精神的表现常常与错误、调皮等恶劣现象联系在一起,如:学生对作者创作意图及作品意境理解不一,或与老师的听觉感受不同而与之辩论等。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好的,这也是其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但很多老师对待此类学生非但不给予机会,反而轻易地代替、否定

3、,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也容易使学生养成懒于动脑、不去主动探索的坏习惯,创新的萌芽便自然在打击中慢慢地被扼杀。  2、创新的思维品质,也就是具有求异、求新、综合、发散、联想、想象等思维方法,具有变通性、独特性等特点的思维风格。在目前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着一大通病,即教师讲解过多,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欣赏,学生机械地接受老师的传授。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阻碍学生的想象力的发展,求新、求变、发散、独特等思本文由.L.收集整理维方法及风格也就更没有存在及发展的可能。  3、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开展创造性活动的方法和技能,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实践

4、操作和成果表达的方法和技能等等。它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构成创新能力。目前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另一突出问题是重静略动,大概的模式是教师出示音乐的主题,分析曲式,学生听主题及对比主题,想象内容、理解曲式。事实上,这一过程,没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和实践活动,即使学生对作品已经理解,但缺少表达与创作的机会,即没有了创新的先决条件,创新的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4、创新的人格,也就是具有强烈而持久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不迷信、不盲从、坚定自信的自主意识,执着追求、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等个性品质。创新人格的塑造是建立在前面三方面基础上的,学生具备了创新的意识、精神和创

5、新的能力,并且不断地从创新中获得愉悦的感受,才会逐渐形成创新的人格,而且,创新人格的形成对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延续,创新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同样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现在的高中音乐欣赏课中,旧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制约着学生创新品质形成的方方面面,造成了学生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愿创新没有创新的恶性循环现象。  二、如何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1、创设民主的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营造空间。  高中学生知识已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同时在心理上也有特别渴望被他人尊重和肯定的需求,他们普遍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和个

6、性,民主的环境可使学生勇于质疑、敢于立异,而这种品质则是创新意识萌发的首要条件。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应力求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其次要尊重学生,保护和调动学生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记得一次上课,一位同学在欣赏完女声独唱《春晓》时,还沉醉于其意境之中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要是用箫来演奏就更好了!他全然没有意识到课堂的环境,而投入在对美的遐想之中。虽然他的行为引起了周围同学善意的笑声,但我还是表扬了他欣赏音乐时的专注与投入以及他对音乐的创造性欣赏。只有长期处于这种民主宽松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敢想敢做,敢于探索,他们的创新意识才会得到呵护和培养。  2

7、、设计多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植沃土。  学生仅仅敢创新还不够,还要会创新。开展多样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音乐欣赏课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如《中国音乐教育》曾刊登过的缪丽君老师在《春晓》一课中的活动设计便是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欣赏、分析完《春晓》后,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和材料,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创作、表现《春》的意境。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一组学生选择自己作词、朗诵,在原诗的意境上作了延伸;另一组学生选择了歌舞的形式,歌唱有领有合,舞虽跳得不太好,但其用皱纹纸制作的花瓣的飞洒,使诗的意境更生动起来;还有一

8、组学生利用教室现有的音源,如纸、塑料袋、矿泉水瓶等,或抖动、或搓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