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ID:26486075

大小:3.96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1-26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_第1页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_第2页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_第3页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_第4页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物理实验基础理论台州学院物理系主讲:李宏远2009年2月123第一章物理实验的认识4要求5实验报告示例原始数据记录表格台州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同组第4页第1页课堂完成签字生效指导教师签字实验日期年月日实验课程实验项目成绩批阅日期6五、实验数据计算与处理第2页第3页课后完成………………………………………………………………………………………课前完成六、实验结果分析、思考、心得预习简要(原理、公式电路图、注意事项等):三、主要主要仪器名称二、实验原理,一、实验目的四、内容和操作步骤主要公式;……………线路图等……………………7教学

2、安排本学期教学计划20学时,其中讲课2学时,基础实验18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理论课内容:绪论;第一章误差及数据处理实验:第2周—第16周,基础实验,周一(二)下午、晚上;共6个实验。*考试:第6个实验为操作考试,8§2-1测量910§2-2误差1、定义:111213是标准偏差,其数值标志误差的离散程度。14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置信概率置信区间15P10标准偏差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是x的算术平均值161718由n=10,从表查得Gn=2.18经计算知数据98.97在此范围之外,应剔除。例:测得一组长度值(单位:cm)98.2898.2698.2498.

3、2998.2198.3098.9798.2598.2398.25计算出:=98.257cm,S=0.029cm,0.010cm除去后还剩九个数据,再计算S=0.227cm19§2-3不确定度1、定义:202、不确定度的分类21223、不确定度的相关表述23§3不确定度的计算(重点)1.直接测量时的不确定度242526272.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2829303132除、乘方或开方运算时,先计算相对误差,后计算绝对误差较方便3、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1、计算2、计算3、计算4、最后结果---“四要素”33P133435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自阅)3

4、6有效数字的运算1.尾数舍入规则:“四舍六入奇配偶”法2.加减结果保留到与绝对误差最大(小数位数最少)的那个数相同3.乘除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除特殊外)与有效数字最少的相同4.乘方、开方结果的有效数字与其底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5.取对数前后有效数字应相同,故n位有效数字至少用n位对数表6.不确定度的值通常只取一位(首位是1可取两位有效数字)。国际上规定,测量结果的修约间隔与其不确定度的修约各间隔相等。即不确定度给到了哪一位,测量结果也应给出到这一位。例如,用单摆测得某地重力加速度为g=(9.812±0.018)cm/s2不确定度取2位,测量值的有效数字

5、的末位是8和不确定度末位2是同一位的。(简称“尾数对齐”;一般中间过程可多取一位)37特殊情况比最少者多(少)一位。384.实例分析[例1]:3940例3已知金属环的外径D2=(3.600±0.004)cm,内径D1=(2.880±0.004)cm,高度h=(2.575±0.004)cm,求环的体积V和不确定度U(v)。解:环的体积=9.436cm3环体积的对数及其微分为:P1441代入方和根合成式(1-3-11)有=0.0081=0.81%因此体积为V=9.44±0.08cm34243444546§5.常用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把实验数据按一定形式和

6、循序对应表格列出作图法:把实验数据间的关系用几何图形表示出来,形象、直观地反映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和函授关系。作图法是实验技能中的一项基本功。种类有①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法、②曲线改直法(如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③校正曲线(如电表改装实验中的“电表校正曲线”)逐差法:把自变量等间距变化的测量数据分成两组,然后将对应项分别相减再求平均值。此法计算简便并能及时发现数据差错和数据规律,同时也具有减小误差的效果。如“牛顿环测透镜的曲率半径”47线性拟合法(最小二乘法或线性回归法):利用一组实验数据描绘的图线寻求最佳的拟合曲线,求得变量之间的函授关系由实验测得一组x

7、、y的数据为Xi,Yi(i=1,2,…..n),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即令从直线上的一点到测得的数据点,对同一Xi其数值的偏差是平方和为最小)和统计理论,可求出上式中参数分别为相关系数48a为拟合直线y=a+bx的y轴截距,b为拟合直线的斜率,相关系数表示各数据点靠近拟合直线的程度。值在-1到+1之间,值接近1,各数据点就越靠近拟合直线。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计算工作量较大,随着计算工具的不断发展,目前许多小型计算器(如fx-3600P,fx-180等)已具有这方面的功能,在没有具有数据拟合功能的计算器时,为避免计算过程出错,可通过列表的方式来进行表1-

8、3-4直线拟合参数和r计算因素测量次数iXiYiXiYi123……nn∑Xi∑yi∑Xi2∑Yi2∑XiY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