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

ID:26493153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_第1页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_第2页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_第3页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论文..【摘要】从感冒的病因病机、发病易感人群及分型论治方面,探讨感冒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关键词】感冒中医辨证论治感冒是因外感风、寒、湿、热为主的六淫和时行病毒,侵袭人体,客于肺卫,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以鼻塞、流涕、喷嚏、恶风、恶寒、发热、咳嗽、咽喉痒痛、头痛、周身酸楚、脉浮等为主症。体虚感冒者,服用一般的感冒成药,疗效均不佳,甚至毫无疗效。因为体虚感冒有不同于其它感冒的特殊性,表现为正虚邪恋,以虚为主,正虚是主要矛盾。本文就体虚感冒作中医的辨证论治综述。1病因病机感冒一证虽是外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疾病,但体虚感冒与人体正气的强弱更有密切关系。卒然逢疾风暴雨

2、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所以体虚感冒有不同于其它感冒的特殊性,表现为正虚邪恋,以虚为主,正虚是主要矛盾。王奎武等1认为体虚感冒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起居酒色无常,疲劳过度,寒温不调,加之久居内室,紧张工作,生活无律,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等原因,致使正气虚弱,机体抗病力低下,腠理疏懈,卫表不固,以风邪为主之外邪乘虚侵袭而为病。另外,一些学者2-4认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是其成为体虚感冒易发者的基础。小儿五脏六腑功能皆远远未完善,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卫外功能不固,易感外邪。小儿脾常不足,

3、若护理失宜,乳食失节,可致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上不生金,肺气亦虚,卫外功能薄弱,易受外邪侵袭,病情容易迁延,时轻时重,反复难愈;若耗损正气,则更易感受外邪,形成恶性循环。故小儿也是体虚感冒之高发人群。2发病的易感人群王氏5认为体虚感冒者多发于以下人群:①鼻渊、喉痹患者,即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咽炎患者;②患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例如肺结核、糖尿病、难治性心衰、肺心病等;③血液病、各种肿瘤手术后或放疗化疗之人;④产褥期妇女,体虚经期妇女,患子宫肌瘤妇女;⑤小儿及年老者;⑥少动或过劳气虚之人,也就是久居内室极少运动或过度疲劳的体质虚弱之人。以上各类易感人群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就是

4、正气虚弱,正虚邪恋,以虚为主。临床特点是内外合邪,表里同病,对外邪有相对易感性,病后邪恋难解。3辨证论治正因为体虚感冒的本质特征为正虚邪恋,以虚为主,正虚是主要矛盾,所以根本治则为扶正祛邪,重在扶正,扶正为主,解表次之,以扶正促解表以祛邪,表里同治。3.1气虚型感冒这是体虚感冒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偏于气虚者,缘于起居不慎,饮食不节,内伤脾胃,或感冒用发汗解表之法屡治不愈,多见脾肺气虚,卫表不固,感受风寒,风寒袭表,营卫不和而致反复感冒,因气虚而驱邪无力,邪不易除。临证多见神疲倦怠,微恶风寒,喷嚏不断,少气懒言,周身乏力,咯痰无力,身体疼楚,食欲不佳,或自汗出,舌淡苔白,脉多浮而无力;诸证

5、持续时间比较长。治则应为益气解表,调和营卫,方用参苏饮加减6-8。若表虚自汗、形寒、易受风邪者,可加玉屏风散益气固表7-10。3.2阳虚型感冒它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此类感冒患者素体阳虚,又受风寒,因而阳气益虚。这种感冒除具一般感冒症状以外,其特有的症状为: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皓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治则应为助阳益气,发汗解表,方用再造散加减,如大便溏泻,腹中隐痛,加炮姜、肉桂11。方选真武汤加桂枝、荆芥、防风,若浮肿不甚时可用苓桂术甘汤加黄芪、荆芥、防风之类,通阳益气化饮为主,辅助以辛温解表,疏风散寒。方中常重用生黄芪,意在益气化饮,鼓邪外出,坚固卫表,御邪复感5。3.

6、3阴虚型感冒偏于阴虚者,多由于阴液素亏,外感风邪,津液不能作汗透邪,致使风邪久居不去。这种感冒除具一般感冒症状以外,多见周身不适微热,五心烦热,夜寐盗汗,干咳痰少,咽喉干痛,夜间更甚,口渴多饮,饮不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周氏6临床观察到妇人一到更年期,更是多呈阴虚型体质,常患此类感冒。治则应为滋阴生津,疏表散邪,方用加减葳蕤汤化裁。总之,体虚感冒有不同于其它感冒的特殊性,表现为正虚邪恋,以虚为主,正虚是主要矛盾。因此对体虚感冒病者,须辨别其属于哪种类型,抓住其主要矛盾,治病当求其本,治其本,扶正为主,解表次之,核心是以扶正促解表以祛邪,表里同治,方得健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