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

ID:26496675

大小:5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7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_第1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_第2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_第3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_第4页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板式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与质量控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商业建筑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体系与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与同行探讨类似工程问题。    关键词: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施工    1前言    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属重点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和建设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它是一种无梁、无柱帽、可实现大开间、灵活隔断的水平结构体系,为大垮度无梁水平结构体系建筑提供了技术支持。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技术具有使用功能优良、抗震性能好、综合经济效益提高、节约装修费用

2、、真正实现空间灵活间隔、施工经济、方便、隔音效果优良、隔热、保温性能显著提高等多项优点,现已在全国30个省市推广,应用工程面积达8000多万m2。    2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为框剪结构,建筑面积41828m2,该工程裙楼一至四层楼板结构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其中一至三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厚400mm,四层(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厚1000mm,本文以四层(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为例介绍其施工技术措施。    3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施工方案分析    3.1结构体系  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

3、梁楼盖厚1000mm,板内设直径700mm的GBF薄壁空心管,板翼缘厚200mm,下翼缘厚100mm,空心管间肋厚80mm,柱间楼盖暗梁截面为800mm×1000mm,跨度8.70m,设计框支柱边500mm内为现浇实心板。转换层层高为4.9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空心管排布管方向随大梁长方向布排放。转换层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结构剖面见图1。  3.2施工难点  (1)本工程转换层空心无梁楼盖面标高为13.700m,厚度为1000mm,面积3692m2。经计算,施工时楼盖内暗梁的最大垂直荷载为28KN/m2,空心楼盖(按0.6%空心率系

4、数折算)的最大垂直荷载为21KN/m2,转换层以下的二、三层楼板承载力均为10KN/m2,地下室顶板承载力均为30KN/m2。转换层作为上部结构的承力空中基础,其自重大、层高大,下部各层空心楼板设计荷载之和小于转换层施工产生的荷载,因此转换层模板及支撑体系成为施工中的难点。  (2)施工中要防止GBF薄壁空心管水平移动和竖向浮移动,保证薄壁管的间距顺直和板内暗肋梁宽度。  (3)GBF薄壁空心管在吊运安装时往往易被楼层钢筋等硬物损坏,安装排放较困难。  (4)GBF薄壁空心管下的预埋水电管盒交叉处,楼盖断面厚度减小,安装过程中控制管线位置

5、较困难。  (5)转换层楼盖混凝土浇筑施工是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其施工组织措施也是施工难点。    4施工技术措施    4.1施工流程  测量放线→安装支撑体系及模板→二、三层原有支撑体系加固钢管立杆→在模板上位置线,薄壁管及预埋水电管盒定位→安装板底层钢筋及肋间网片→绑扎暗梁钢筋,预埋水电管盒及竖向穿板套管→排放薄壁管→绑扎面层钢筋及板面预埋水电管盒→铺设架空马道→陷蔽工程验收→泵送第一次浇筑混凝土(厚600mm)→养护混凝土(至抗压强度达到70%)第二次浇筑混凝土(厚400mm)→养护混凝土。  4.2模板支撑体系  为保证施工安全,

6、转换层垂直荷载应有效传递到地下室顶板,故模板及支撑体系是关键。转换层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48×3.5mm满堂钢管支架支撑,在钢管立杆上端加可调式顶托,顶托上用方木作为主龙骨,钢管立杆间距600mm×600mm。立杆竖向每隔1500mm设置一道纵横向水平拉杆,上下两道水平拉杆距立杆端部不大于250mm,在立杆上设可调式顶托的主龙骨为2根50mm×100mm方木并排搁于顶托上,间距600mm,次龙骨为50mm×100mm方木,间距200mm,单根竖放。在转换层支撑体系基础上,柱跨位根部加设1道钢管箍,沿框支暗梁底设两根斜撑杆,上端与支

7、模横杆连接,下端与加设的钢管箍捉扣接,斜撑中间与立杆交叉处扣接,进一肖加强支撑体系,将转换层暗梁施工时产生的部分荷载传递给柱根部。支撑体系见图2。在二、三层原有支撑体系基础上,于梁底加设1排间距600mm的竖向支撑立杆与原顶架共同工作,并在立杆的上中下各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应尽可能使竖向支撑在一条垂线上,确保达到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4.3钢筋及空心管安装  (1)板钢筋采用绑扎接长,梁钢筋直径小于25mm时采用闪光对焊接长,大于或等于25mm时采用套冷挤压连接方法接长。  (2)转换层模板及支撑体系完成并验收后,放线定们暗梁、薄壁

8、管、预埋管、孔等,经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3)GBF薄壁管间肋内的钢筋宜先点焊成网片,再进行现场安装。  (4)钢筋绑扎室外成后应调校空心管位置再固定空心管,防止其水平移动或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