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

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

ID:26507212

大小:64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7

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_第1页
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_第2页
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_第3页
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_第4页
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文科综合 2012.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第I卷(必做,共10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图1和

2、图2为某地区建设新农村所绘制的GIS地理图层,图1为等高线地形图,图2为地物分类图。读图回答1~2题。1.图2甲、乙、丙、丁四处农业用地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依据地形和聚落分布特征分析,图示农村新建主干道路的最优规划路径是读我国某省略图,回答3—4题。----3.关于该省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度较小B.山地最高峰有永久性积雪冰川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D.东部平原属于冲积平原4.该省盐碱地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A.山间盆地    B.河流冲积扇C.泛滥平原洼地  D.西

3、部丘陵、山地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回答5—6题。5.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 D.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总体呈缩小趋势6.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是A.城市化处于初期阶段,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明显B.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迁移D.促进了经济发展

4、和人口流动,城乡居民观念差距加大读“我国沿海某省1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回答7~8题。7.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1970年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B.b曲线1980年后缓慢上升与a曲线变化无关C.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量将下降D.目前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   8.根据该省人口增长状况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现阶段应该取消控制生育的政策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B.从长远来看,a曲线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C.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

5、分就业D.目前a曲线的变化已导致劳动人口减少而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9.《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材料反映了A.西周分封制度的没落   ----  B.魏晋士族制度的腐朽C.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10.宋朝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长于思辨的杰出历史人物。其主要原因是A.君权加强,相权削弱   B.重文轻武,理学盛行C.交通发达,贸易兴盛   D.商业发展,城市繁荣11.商帮是以地域为概念的商人联合体,历史上的商帮大体上崛起于明清时期。这一时

6、期商帮崛起的原因包括①商业竞争日益加剧 ②商人群体实力雄厚③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④国内贸易范围扩大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12.文明史观认为,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下列历史文献内容不符合这一趋势的是   13.1878年,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德律风……系泰西新创之器……诸般讲话,远近皆可传声,其极远者可至数千里之外。”这反映了A.报纸成为商业广告的主要媒体   B.上海的社会生活方式开始西化C.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传人中国   D.《申报》以宣传西方文化为主14.下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

7、和国成立后的三次建交高峰,其中第二次建交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C.中国广泛开展“多边外交”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5。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材料中的“它”是指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   C.发展重工业   ----D.社会制度16.佛洛伊德说:“人类的自我观念在科学发展的冲击下,受到两次重大打击。第一次是地球中心说破除,……第二次是生物学研究,把人类贬到‘我们都是动物界的子民’,剥夺了人自以为是的尊

8、贵地位”造成这两次“打击”的人物分别是A.哥白尼,达尔文B.伽利略、赫胥黎C.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