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ID:26511133

大小:61.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_第1页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_第2页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_第3页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_第4页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一、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文官是西方国家权力系统的要素。文官是指近代西方国家改革旧官吏制度以后的政府文职官员,它首先与武官和法官相区别,其次与政务官员相区别。在近代时期,西方国家把政府行政部门的官员分成政务官和事务官两大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务官:采用“选任制”,即由选举产生或从政治角度考虑任命;他们实行“任期制”,随政党和内阁进退;其职责是制定政策及承当行政,进行政治和国务活动。事务官:即文官又称公务员。他们采取“考任制”。亦即必须经过公开竞争考试合格后择优录用;他们不受政党和内

2、阁更迭的影响,实行“常任制”所以又称“常任文官”。其职责是执行政策,从事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他们是政府职能的实际执行者。文官制度实质上是西方国家的一种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而且也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14世纪末叶,由于城市手工业、商业、金融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西欧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结构也随之开始发生变化:(1)西欧各国先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2)王权的加强促使政府管辖范围的相应扩大,继而出现了对君主负责的文职官员,这是西方最早的文官阶层

3、。从中世纪晚期文官阶层的出现到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经过了三个时期:“恩赐官职制”、“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19世纪前,前两个时期“恩赐官职制”和“个人徇私制”这二个时期的基本特点相同。具体说,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和资产阶级掌权初期,政府文职官员的官职的获得,大多是由国家当权者,根据个人印象而恩赐或凭借私人关系的亲疏相授予的。进入19世纪后,伴随着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这一政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政党分肥制”应运而生,这种状况延续了约半个世纪。近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确立起来的。它

4、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必然结果,是资产阶级革新吏制的重大成果。(1)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引起政府职能扩张的产物。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化的大生产,导致政府主管事务的膨胀,政府除了管理治安、国防、财政、税收等传统事务外,加强了对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新的社会事务的管理。(2)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发展的结果。在资产阶级统治下,随着执政党的定期更迭,大批行政官员经常是大规模的换班,所以建立常任文官制度呈现紧迫性。(3)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和功利主义原

5、则在人事制度上的体现。在中世纪,欧洲各国实行界限森严的封建等级制。资产阶级兴起后,提出了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广泛深入人心,并在西方国家得到明确的认可,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公平竞争录用人才创造条件,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19世纪上半叶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耶利米?边沁(亲qin)的“功利主义”原则,也为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耶利米?边沁“功利主义”:(教材《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p150“边沁的功利主义”)主要代表作有《道德与立法原理》、《政府论断篇》、《最

6、高限度的行政效率,最低限度的开支》等,他主张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的标准。他强调,人的全部活动、道德和立法的活动,都只能依据一个原则,即功利。他解释说,功利就是追求快乐和避免痛苦,力争有利的东西而避免有害的东西。在功利这个原则面前“品行最坏的人和道德高尚的人,其行为为动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人都想增加自己的幸福。因此,尽力保障人的快乐和利益,不仅是个人的动机,也应成为立法者的目标。”(4)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也是在吸收古代中国官吏制度(科举)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古代中国官制在人类政治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7、,其严密性、系统性和成熟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在西方倍受“恩赐官职制”、“个人徇私制”、“政党分肥制”之苦的西方资产阶级和其他阶层的眼里,公开考试、择优任官的中国科举制无疑是一剂良药。可以认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核心——考任制是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铸造的,后经西方人加工锤炼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主体。英国文官制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人事进程中,资产阶级发展的“最初的过程总是发生在英国;英国是资产阶级世界的缔造者。”(《马恩选集》1卷p487)从总体上看,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确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产生

8、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野;第二阶段是实现事务官与考试录用的结合。1805年,英国财政部开始设立事务官。1830年,其它各部也相继设立了这一职务。从此,英国政府的文职官员就正式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有任期限制的政务官。一类是常任的事务官。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为文官制度启动奠定了基础。1854年,英国提出了一个《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又称为《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该报告奠定了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基础,确立了四项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