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ID:26530279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_第1页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_第2页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_第3页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_第4页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摘要】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液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方法: 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心脏毒性反应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仅1例出现急性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率为15%,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前LVEF无明显差异,化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下降27.9%,P0.01。对照组的血清肌钙

2、蛋白水平在各个时段均高于治疗组(P0.05),并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结论: 参芪扶正液在蒽环类药物化疗过程中具有心脏保护作用,是较好的心肌细胞保护剂。【关键词】参芪扶正液蒽环类药物化疗心脏保护蒽环类药物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肿瘤药物,自1968年由Bondonna首先引入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许多肿瘤的化疗方面有显著疗效,但该药心脏毒性较为明显,甚至可导致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扩张性心肌病,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使用,同时也影响其疗效〔12〕。对于肿瘤长期生存患者,其发生心脏相关事件危险

3、是正常人的8倍〔34〕。因此如何对抗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从2005年12月至2007年11月以来采用纯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淋巴瘤,观察其对抗蒽环类药物化疗所致心脏毒性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入选2005年12月至2007年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8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男43例,女37例,年龄32~82岁,中位年龄51岁。1.2分组与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给予参

4、芪扶正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两组患者均有病理、细胞学及影像学诊断依据,KPS评分在60分以上,所有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大于50%,有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在本研究之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期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病例均选用联合化疗,方案均为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组成的CHOP方案,阿霉素为表阿霉素60mg·m-2,按常规给予恩丹西酮静脉注射止吐。治疗组加用参芪扶正液250ml,每日静脉点滴1次,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1.3观察指标

5、(1)心电图改变:单次给药后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短暂心电图异常,表现为QT间期延长或STT段改变伴有心律失常。凡出现以上异常中的1项或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则视为急性心脏毒性反应。(2)LVEF:降低至≤45%或较基础状态降低20个射血分数单位则为心脏毒性。(3)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于化疗开始、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各测1次,≥0.5ng·ml-1为阳性。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包行统计学(χ2检验)处理。2结果2.1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治疗组为30%,对照组为50%;

6、STT异常发生率治疗组为37.5%,对照组为65%。治疗组仅1例出现急性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率为15%,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2.2LVEF如表1所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LVEF较治疗组下降27.9%(P0.01)。2.3肌钙蛋白如图1所示,在整个化疗过程中,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在各个时段均高于治疗组(P0.05),并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表1两组LVEF改变比较与治疗组比较,P0.01图1两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改变比较3讨论肿瘤患

7、者在接受化疗的同时,机体的正常细胞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各种暂时或长期性的损害,如临床常用的蒽环类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同时,还会产生心脏毒性反应,由于此类药物的心脏毒性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现在临床上多采用毒性较低的表阿霉素进行化疗,虽然表阿霉素心脏毒性明显低于阿霉素〔5〕,但如果其累积剂量达1000mg·m-2,就会导致16%~35%的病人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20%的相关性死亡〔6〕。蒽环类药物引发的心脏毒性甚至在低剂量时也可出现,尤其是伴随一些危险因素,如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和胸壁放疗时〔7

8、8〕,因此如何减轻或消除蒽环类化疗药物所致的心脏毒性,保护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化疗效果和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显示治疗组仅1例出现急性心脏毒性反应,发生率为2.5%,而对照组有6例,发生率为15%,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LVEF两组患者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下降27.9%(P<0.01);对照组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在各个时段均高于治疗组(P0.05),并随着化疗时间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