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ID:26533431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7

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_第1页
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_第2页
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_第3页
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_第4页
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民歌进课堂看加强大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与陕西音乐广播电台及陕西省榆林地委宣传部联手举行了一次民歌进课堂的活动。该活动的高潮最后在一场题名为“根的歌唱——榆林陕北民歌演唱会”中落下帷幕。  “根的歌唱”,根在哪里?在民间,地头,山峁……在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世代口头传唱,并不断加工提炼的民歌便是这歌唱之根。众所周知,由劳动人民创造的民歌,是世世代代人们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任何伟大的艺术品都珍贵而久远。它是各

2、族人民在长期劳动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生活印象的结晶。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气候、地理、风俗、习惯、经济、政治等情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族差异。这种差异特点会生动地表现在它的民歌与传统文化中,人们可以通过民歌得到倾诉、安慰、解脱、鼓励与快乐,因为,人们从心底里爱它,不断地口耳相传地繁衍生存。倘若口传终止。民歌也就消失了。为了加强这方面课程的学习,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课程大纲中列采风为社会实践课程,就是基于民歌的这一历史意义与文化而出发的。按照现行的大纲,一般学生在校期间先接受理论课程的学习,然

3、后走入社会,体会、采集、感悟民歌带来的淳朴、优美之感。  通过探索,为了更好的加强学生对民歌课程的认识,决定将生活在民间的民歌演唱大师邀请到学校来,以课堂教学形式讲解、演唱,既让听闻了许多优美动听的民歌,还领悟到了每一首民歌背后所掩藏的文化内涵。再者,由于西安音乐学院地处陕西,历史上文化资源丰厚。尤其是陕北地区,自20世纪三十年代,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到来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像星火燎原般在陕北点燃起熊熊烈火,一时间新的革命思想、新的斗争生活的光焰,映红了广大劳动者的心。无数陕北人民和全国抗战青年对

4、中国共产党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与希望,纷纷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参加红军,从一盘散沙到万众一心,巨大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民族团结,全都体现在陕北新民歌中。针对这一重点,以“根的歌唱”为题,抓住了这一主题,实施了对大学生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一课。于是从陕北榆林高原走来的民间歌手闫志雄、许文化、李政飞、王小怡、雒翠莲一行站在西安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放谈心声,在音乐厅里引吭高歌,让深居校园的学子感受到了一股淳朴的乡野之风,更触发了社会上无数音乐爱好者对民歌的全新认识。  民歌进课堂,让学生不用“采风”就感受到

5、了我国传统音乐研究者对民间音乐的创作和流传过程诸特点的总结。原生态的演唱与历经一遍又一遍地播放信号丢失殆尽的录音磁带相比,到底能够产生耳濡目染的效果。课堂上播放的录音占据者主动的地位,听者是消极的:而进入了课堂的民歌演唱,则保持了采风一般的清鲜,民歌手与听众的交流是互动的。听众甚至还会用各种方式影响着民歌手的演唱过程,一如当晚音乐会上出现的从陕北走出来的大学生们,跃上舞台,形成的学院风格演唱与民歌手原味演唱交相对歌的热闹场面,让人一听便明白了许多。  譬如,流传在延安地区的民歌《东方红》,这是一

6、首传遍全国的民歌。然而人们对这首民歌的了解仅限于口头的传唱之中,殊不知,其内涵深远,意义深刻。如今同学们在课堂上对这首民歌传承中出现的文化内涵的变迁的了解,不仅反映出了采风的重要性,更体味到了歌曲中的文化意义。  民歌《东方红》的原型是民歌《谁卖良心谁先死》。音乐在保持旋律骨架、节奏及音程走向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历经四次,从《谁卖良心谁先死》变为《骑白马》,再化《移民调》,最后发展成为今天广为流传的《东方红》。这一发展过程其实属于民歌体系内进化的结果。由纯情歌逐渐渗入革命内容元素而演变为今日的定型

7、民歌《东方红》,这一传承过程颇耐人寻味。民歌《东方红》的内容表现上,从言说爱情到歌颂领袖,这首民歌经历了文化主体的变迁,文化主体生存状态的变迁和文化环境的变迁,而音乐本身则是不断继承的结果。也就是说,《东方红》正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继承。文化是一种创作机制。而文明是其结果。而文化、文明又都是文化主体——人的产物。文化的变迁和继承是人类生存状态变迁的结果。  在对民歌《东方红》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主要内容的变化,对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无处不在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

8、  首先,民间音乐主体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谁买良心谁先死》的主体生命状态,是质朴的自然生存状态,描述的是最简单不过的生活道理,是以生存为主生活体验。此曲描述的是旧社会妇女的生存状态,处于被动的社会地位而无法反抗只能通过诅咒,把希望寄托与老天对“卖良心”者的惩罚。旧社会妇女以丈夫为中心,一旦失去丈夫。生存便没有了意义,精神就濒临崩溃。整首歌曲充满了诅咒,怨恨但又无可奈何的情感宣泄。到《骑白马》流行的时候,描述的是主体对爱情的体验,这是最纯粹的爱情描写,是以爱情为依托的生存状态。其中“你没婆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