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全)

ID:26535741

大小:19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7

中医学基础(全)_第1页
中医学基础(全)_第2页
中医学基础(全)_第3页
中医学基础(全)_第4页
中医学基础(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基础(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3、课程设置的意义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4、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教材特点: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

2、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特点介绍;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

3、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00元。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二、中医学的概念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②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学习中医学各门学科的基础。2、几点说明:①发源于中国的古代,历史悠久;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如它的医学术语

4、、生命力、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医学文献、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等。更新性不快。②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世界医学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医学就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它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③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④在当今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正在世界上产生日益扩大的影响。三、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商周时期:萌芽时期《周礼•天官》医学分科的记载:“食医、疾医、疡医、兽医”。2、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

5、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作者:集体之作。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推动了医学的发展。②《难经》四大经典之一,是对《黄帝内经》的补充和发展。3、两汉时期:中医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①《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后世将《伤寒

6、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确立了脏腑辨证论治的纲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对中医营养学的贡献。②《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简称《本草经》、《本经》。作者:不详意义: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药性理论;收载药物365种。4、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不断发展与完善①《脉经》西晋•王叔和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被译成多种文字,先后流传到欧洲许多国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②《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等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③《新修本草》唐•李勣、苏敬主持编撰,是我国第一部政府颁

7、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④《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简称《千金要方》,是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医学百科全书,在国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卷二十六为食治专卷,也是最早的食治专卷,对中医营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5、宋金元时期:涌现出众多的流派,中医学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撰,以“分别三因,归于一治”取为书名,简称《三因方》,在病因学方面提出了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