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ID:2654170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德育三个基本问题的思考一、德育幸福论中国7/vie  德育的本质是什么?从学科价值来说,我始终坚持德育是一门引导人们走向幸福的科学。  早在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把遵从法则、培养自由的人这样一种教育活动,称为德育。此后,在19世纪中叶,英国学者斯宾塞在《教育论》一书中,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育、德育和体育三个部分。我国现代教育的历史,从其源头来说,应该起步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那个阶段。1904年,王国维在介绍叔本华教育思想的时候,就提出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德、智、体、美四育。  虽然“道德教育”一词在我国出现

2、的比较晚,但是,“道德”一词及实施道德教育的历史非常悠久。“道”在我国的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它含有路径、方向之意,一般被引申为事物的道理、法则、规律或者本源,泛指人们对世界、人生及其价值的规律性认识;而“德”是指人的言行合乎社会行为规范,做事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在先秦的古籍当中,人们认为德和道是很难分开的,是相互对应的一个词。但在西方文化中,大家可以看到,道德在最早的话语体系里面是指风俗和习惯。只是到了近代,西方的科学意识和社会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开始区分道德、政治、法律和宗教,从而把道德从广义的道德范畴里面

3、分化出来。所以西方的德育概念和我国对德育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从其内涵来讲,我国的德育至今没有这种明确的分化,德育范畴还是很宽泛的,包括了道德的、思想的、政治的、法律的、心理品质的、价值观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德育就是育德,而德育的本质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活动,引领受教育者认同并践行社会道德价值的过程。从我对德育所下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德育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学生对道德价值的认同和践行。解决不了这两个问题,我认为真正的育德过程就不会发生。  德育课程是基于人生实践的生命价值课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德育应该是一门引领人

4、生走向幸福的科学。自2001年以来,我国推行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革中德育课程取得了重大进展。2016年开始启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德育课程,叫做“道德与法治”。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标和德育课程已经调整了。陶行知当年说过,人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套用他的这句话,我认为人生只为幸福来。作为芸芸众生,我们都是为幸福而来的。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人生的积极体验。当然,它是有价值的体验。所以我们可以说,幸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有文明和野蛮之别、有境界高低之不同。既然幸福是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认知和定位,那么从这个

5、意义上来讲,德育就是要引导孩子们不断地去认知、体验和内化人生的价值,这才是学校德育最根本的任务。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来说,让学生能够享受幸福、体验幸福、拥有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体验,是当前及今后我国德育的重大任务。  有研究指出,自1994年开始,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没有明显上升。这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阶段有关。经济学界有一个研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和8,000美元是两个重要的节点。3,000美元是一个国家进入现代化的一个起点,意味这个国家和民族开始摆脱了贫困、过上小康生活。中国大概于2008年到达了这个小康

6、水平。8,000美元是经济学上一个公认的拐点,越过这个拐点之后,幸福和经济收入的提高之间就没有显著的正相关了。有数据显示,我国在2016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8,000美元这个拐点。因此,当我国总体上进入这个阶段之后,对于德育来讲,我们要传递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追求,就成为我国德育要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是为了金钱、为了改变命运而奋斗,那么,这样的国民教育体系对未来国民的核心素养培育来讲,会造成一个重大的陷阱。  为什么教育价值观要转型?从德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来讲,到了人均GDP8,000

7、美元之后,国民教育应该有一个重大的转型。此时,德育在未来公民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提升方面,应该承担更重大任务。我们过去更多地强调人生奋斗的一面――当然,人生永远需要一种奋斗精神――但是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未来来说,让人有尊严地生活,能够积极地体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获得积极的人生体�,更为重要。这将是我们德育的重大任务。  二、德育第一论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什么地位?我的观点很明确,德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即我坚持德育第一论。这是因为,从人类社会的教育起源来讲,教育最早的任务是人的社会化

8、,人的社会化其实质就是学习社会的伦理秩序,因此它也是一个德育问题。从人类教育的起源来讲,教育的本质近乎等同于德育。所以,康德曾经提出过一个命题: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人。回到我国,我们的先哲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我给很多人讲过,孔子的教育思想,最伟大的就是先教人做人,后教人读书。孔子说的很清楚:“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