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电容教案

电容器电容教案

ID:26542253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7

电容器电容教案_第1页
电容器电容教案_第2页
电容器电容教案_第3页
电容器电容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容器电容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电容器电容课型新授课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构造,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2.理解电容器的作用和电容的物理意义。3.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板间距离和正对面积的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1.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及有关问题的讨论。2.有关平行板电容器C、Q、E、U的讨论。实验教具电教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点拨一、电容器1.电容器的构造两相彼此绝缘又相互靠近的导体就可以看作一个电容器。电容器的作用:储存电荷(电能)2.电容器的充电、放电(1)电容器的带电量:充电后,电容器任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2)充电后,两极板间就存在电场,板间有电势差。电容器带电量增加也叫充电。放电后,电容器不带电

2、,板间电压为0,无电场。电容器带电量减少也叫放电。二、电容1.电容的物理意义: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2.电容的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电势差的比值叫……3.表达式:充、放电电路能否说C与Q与正比,与U成反比?为什么?41.电容的单位:法(F)常用单位:微法(μF)、皮法(pF)1F=106μF=1012pF二、平行板电容器1.静电计的原理简介作用:测电势差。如何测电势差:批针偏转角度。2.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实验研究(1)研究C与S的关系如何推导C的变化情况呢?从电容的定义式中分析现象:结论:(2)研究C与d的关系现象:结论:(3)研究C与介质的关系(介电常数)在

3、两板间插入介质后观察现象:结论:归纳: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3.平行板电容器板间E、U与Q、C的讨论(1)充电后,电容器保持与电源的连接(2)充电后,断开与电源的连接简述静电计工作原理实验前提:电容器带电量不变!!!!!!!指导学生讨论注意前提:是U不变还是Q不变?4例1: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Q=8×10-8C时,电容器两板间电势差U=2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如果将其放电,使所带电量减少为一半,则板间电势差变为,电容器的电容为,两板间电场强度将变为原来的倍。COUCOQQOUQOU例2:对于给定的电容器,描述其电容C、电量Q、电压U之间的相应关系图正确的是ABCD例3:将平行板电容器接在

4、电池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尘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两板缓慢地错开一些,其它条件不变,则A.电容器带电量不变·GabB.电源中将有电流从正极流出C.尘埃仍处于静止状态D.电流计中将有电流,方向是b→a例4: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将其负极接地,如图所示,板间有固定的正点电荷P,它的电势能为ε,将正极板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时,P的电势能ε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以上都有可能+-·P4巩固练习:1.平行板电容器两板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为了使两板间电大压加倍,而板间场强减半,可采用的方法是:A.使两板板带电量都加倍B.使极板正对面积加倍,板间距离增至4倍C.使极板带电量减半,板间距离加倍D.使

5、极板带电量加倍,极板正对面积和板间距离均变为原来的4倍2.下列关于电容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容器是储存电荷和电能的器件B.互相绝缘、相互靠近的两个导体构成电容器的电容,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C.电容器所带电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D.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场能的过程,电容器的放电过程是将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3.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电键K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电键闭合,在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ABabRKA.电阻R中没有电流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电阻R中有从a流向b的电流D.电阻R中有从b流向a电流4.如图,两金属板平行且正对

6、放置,并带有等量异号电荷Q,进行如下操作时,静电计指针偏角将如何变化?(1)将A板靠近B板(2)将A板向上移,跟B板错开(3)在A、B之间插入一块塑料板5.如图,=10V,C1=C2=30F,,R1=4.0,,R2=6.0,电池内阻可忽略.先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再将S断开,则断开S后流过电阻R1的电量为______C.图!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