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ID:26549335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_第1页
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_第2页
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_第3页
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_第4页
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文言文的词语教学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告诉我们教育必须触及到人的灵魂,产生一种精神交流。怎样在文言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这种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呢?我觉得还是要抓住文言词语,在词语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晏子使楚》一课为例,首先,由学生自由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词句,然后归一下类,简单的就由学生自己解决,我则着重从以下几个角度加以引导点拨:一、在寻觅发现中感知文言词语的情感美让学生体验审美,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是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突破口。如《

2、晏子使楚》第二段中“楚王赐酒”的情景,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问题一:“酒酣”如何翻译?楚王选择这一时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呢?问题二:“视”如何理解?“视”这一动作的背后你又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楚王也是个聪明的人,因为他选择了最佳时机动手。生:我觉得楚王是在喝酒喝得正高兴时,大脑兴奋,自然想到了那个“阴谋诡计”。虽然学生不能马上把握文字中的内在情感,但学生的寻觅发现正是与文本对话的最真实有效的过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文中此时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联系下面的情节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我觉得这里是渲染一种紧张的气氛,我们在电视中也可以看

3、到,正在十分高兴时,突然出现了令人紧张的事情。也是为晏子在这样的外交场面下冷静、睿智的一面作铺垫的。师:晏子的处世不惊确实让人佩服,那么楚王此时是怎样的一副神态呢?生:从“视”可以看出楚王是得意的。师:楚王心里得意什么呢?生:这里的“视”不是单纯的看,楚王心里肯定还自鸣得意地想,你这小子,这下叫你下不了台了吧?生:我想这也是反衬出晏子的智慧非凡。师:这里的“视”和下文的“笑”是相照应的,楚王是从自鸣得意到尴尬一笑啊。到这里学生才体会到这些神态动作背后的感情。师生在“我——你”互为主体的关系中共享话语权,彼此接受各方意见,相互交流和探讨,发展了言语生命。二

4、、在探微品评中体味文言词语的理性美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抓好两个环节:一是从整体着眼,俯瞰观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是全文的关键句,而平面的翻译实在是一种资源浪费,也很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如果抓住“橘”和“枳”作为突破口,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首先让学生讨论“橘”和“枳”的不同点,及为什么会不同,学生很快可以找出“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原因是“水土异也”。接着请同学品评“橘”和“枳”在这里还有什么喻义。最后请同学们谈谈晏子这番话的艺术效果,并请同学展开联想。二是从细节入手,烛幽探微。如文章中的“避席”一词,是对晏子的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读

5、到此处,先让学生模拟晏子的动作表演,学生顿时兴趣大增,也在模拟表演中感悟到晏子不卑不亢的心态。再回顾晏子使楚的前一则故事——钻狗洞的故事,这时老师把主题定位在“尊重”二字。“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那么“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的什么呢?(口才。)仅凭口才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吗?(不是,还有智慧。)那么智慧藏在哪儿呢?师:这里的晏子是什么?不是简单的“国家”的代名词。楚王尊重的首先是一个有尊严的晏子,只有人人都做有尊严的人,才能使一个团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尊严,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反观自身,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让自己在细节上更得体呢?生:学会尊重别人,

6、不斤斤计较。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至此,学生才算是真正地走进了文本。文言文教学会出现大量有教学价值但学生未能抵达的对话层面,帮助学生抵达这些层面,是审美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善于架设这座桥梁,贯通古今,用现代的眼光引导学生在文本和学生之间开展对话,并使他们产生思维的碰撞。三、在内访外察中创造文言词语的情趣美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美的创造能力,使他们透过对美的文字的理解,形成自身创造情趣美的能力。我采用了内访外察的方法。内访外察是两个层面:一是课堂内创造情趣美。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主动探究的愿望,如小组竞赛、学生自检

7、自测法等。但这毕竟只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时间一长难免会失去新鲜感而令人生厌。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立足于课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去探求发现文言文的情趣。二是课堂外创造情趣美。在课堂学习结束后,学生的学习并不能就此为止,质疑课堂内的学习、质疑文本中的涵义才刚刚开始,而质疑的导火索还得由教师来点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