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ID:26555597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_第1页
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_第2页
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_第3页
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_第4页
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摘要:本文通过应用不同固化剂对加固软土的作用进行室内试验,研究NO.5固化剂、NO.1固化剂加固粘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讨论NO.1固化剂和NO.5固化剂加固土在不同掺入比和龄期时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应力~应变特性,从整体加固效果分析看出,NO.5固化剂加固土效果优于NO.1固化剂加固土,两种固化土的最佳掺入比在12%~15%,可在软土地基处理和实际工程中应用关键词:土力学粘土固化剂掺入比无侧限抗压强度应力应变3.3NO.1加固土应力应变关系模拟3.3.1抛物线模拟根据试验所得加固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其在不同掺入比和不同龄期时。σ~εa关系表现出

2、一些共同的特性。结合前述对土的应力应变模型分析,选用多项式(抛物线)进行模拟。经比较分析,确定为二次抛物线。由抛物线方程有下式:(εa≤ε0)(3-4)式中:σ0—最大应力;ε0—相应与最大应力时的应变值;A、B—试验参数。变换上式有:2(3-5)以σ/σ0为纵坐标,εa/ε0为横坐标,点绘实测数据。试验参数A、B如表3-5所示。由式(3-5)分析,当εa=ε0时有σ=(A-B)σ0,若要满足条件必须有σ=σ0,也即意味着A-B=1。从表3-5中A、B值的变化可见,A与B的差值近似等于1。个别参数A和B的差值虽然大于1或小于1,但也徘徊在数据1的附近,乃是试验误差所致。表3-5NO.1加固土抛

3、物线模拟参数A、B值掺入比10%12%15%龄期ABABAB32.69751.76411.14640.09070.9466-0.188372.10881.08511.31640.20561.56010.4854140.5775-0.56420.9969-0.08691.1136-0.0017280.3518-0.770.8566-0.23990.8887-0.2229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3.3.2NO.1加固土qu~E50(Ef)关系通过NO.1加固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的非线性使得其摸量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应力范围的变化而变的。根据定义取应力从0至qu/2间曲线的割线斜率作为加

4、固土的平均变形模量E50,即E50=(ε0.5为qu/2时对应的应变量)。经计算点绘成图3-17。由图可知,无侧限抗压强度qu与平均变形模量E50之间有良好的线形相关关系。经线形预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E50=155.5qu(3-8)同理取应力σ变化由0至qu曲线的割线斜率作为加固土的极限变形模量Ef。由图3-18可见,其qu~Ef也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个别实测点虽有偏离,但大部分实测点较为集中且变化趋势明显。经线性预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Ef=145.86qu(3-9)通过Ef、E50~qu的对比分析,极限变形模量和平均变形模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qu之间的大致关系(系数

5、)分别为145.86,155.5。同理也可以看出Ef、E50之间的关系。极限变形模量Ef约为其相应的平均变形模量E50的93.8%。平均变形模量E50比极限变形模量Ef大,反映出该加固土应力应变变化的特点。图3-17NO.1加固土qu—E50关系散点图图3-18NO.1加固土qu—Ef关系散点图固化剂加固软土试验研究毕业论文(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