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

ID:2655652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_第1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_第2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_第3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_第4页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小说文学特点初探摘要:莫言先生是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对于其的文学特点相关研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首先探讨了莫言先生的基本生平,详细阐述了莫言先生的经历和作品特色。而后又深入分析了莫言先生小说的创作特点。最后,针对莫言先生小说色彩寓意问题,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论述分析。中国5/vie  关键词:莫言先生;生平;小说;创作特�c;色彩寓意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7)-03-0-01  一、莫言先生生平概述  莫言先生出生于山东是高密人,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在二零一二年的时候,

2、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融合了民间传说和历史,将幻想和现实融汇到一起[1]。笔者认为,莫言先生作品的复杂性甚至超出了福克纳以及马尔克斯所创造出来的文学世界。纵观莫言先生的作品结构,早期的时候主要是描写一种思乡的情感和怨乡的情怀。这些题材的作品其实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这是被称为寻根文学的一种题材[2]。这类题材大多激情澎湃,也具备独特的风貌。在笔者观点里,莫言是非常具备创意意识的,在我国文学史更是个里程碑式的出现。当我们深入去阅读莫言作品我们就会感受到莫言先生的内心,征服我们的往往首先不是作品下的故事内容和人物,而是他应用于这些内容中的语言。事实上,莫言

3、先生的文学语言是非常有魅力的,打破了很多常规的束缚,特别是一些对于色彩寓意的描写都让人沉迷。  二、莫言小说创作特点分析  2.1关于多视角创作手法的应用  莫言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言论,在他的观点里,他不是十分愿意把一个故事叙述的四平八稳,更不愿用一些过分时尚和前卫的东西去忽悠人[3]。用莫言先生的话说,他希望找到故事叙述结构应当具备三个特点:1、巧妙;2、精致;3、自然。事实上,叙述视角是和结构休戚相关的,新的人称叙事视角会构建成为一个崭新的叙述空间。笔者认为莫言先生的这种多视角的叙述方式,将原本四平八稳的主客体和时间、空间进一步打乱,让人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举个

4、例子来说吧,像是在莫言先生的作品《丰乳肥臀》当中,叙述人不仅仅是上官金童,还有客观叙述者,甚至能进一步转变为作者本人这种第三方旁观者的叙述[4]。这三者不同的叙述方式,看上去有些散乱,但是就上官金童来说,更多的描写世人和战争的客观心态;客观叙述者则是在以一个看客来冷静的分析事件的正确与否;到了作者本人叙述的时候,则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感受。正是这种叙述者角色上的转换,艺术张力就被无限放大了。  2.3关于具有穿透性语言的创作手法  高尔基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是一切思想和事实的外衣。纵观莫言先生的作品,无一不是具备极强的语言穿透性[5]。在作品当中,莫言先生在描写农村生活的时候

5、曾经用过屎尿横飞这种残忍又贴切的语言来进行描写,这不仅是给人一种天马行空般的艺术感,更让人感受到现场那种波澜壮阔的场景。笔者认为,莫言先生运用的语言的穿透性涵盖了两个具体方面,既大气磅礴又深情款款;既具备淳朴的原始风貌又符合艺术的审美需求。  另外,莫言先生十分在写作中擅长运用修辞手法中的通感手法。我们所说的通感实际上是指的是由一种感觉引发出来的,突破感觉极限的感官类感受,以至于达到另一种感觉的实际性感受[6]。这是艺术创作者常用的手法之一。这一创作手法在莫言先生笔下体现得尤为明显。举个例子来说吧,像是在小说《金发婴儿》中的一些描写“她的叫声很响,具有一股臭豆腐的魅力。

6、”这个描写用将听觉的描写延伸到嗅觉之上,用臭豆腐所具有的极强嗅觉传统里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种手法无独有偶,又像是“槐花的闷香像海水一样弥漫着……风吹来,把香气吹成带状。”把嗅觉的感受突破到视觉的范畴,将香气描绘出一种有形的感受对于人们的感官具有极强的刺激性。这种感官互动式的描写方法,抽象的感受就会变得十分具体起来,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三、莫言小说的色彩寓意分析  莫言先生对于自己主观感觉世界有着极为独特的构造方法。事实上,三十年代在艺术领域曾经兴起过“新感觉派”,然而,在这个领域当中,王蒙和刘索拉都没有十分大的突破。直到莫言先生和残雪作品的出现使得人在

7、各个领域的感受都有了突破。与残雪相较而言,莫言先生的作品对于色彩表现的几近完美。这从他的众多作品中给人深深的色彩印象就可以看得出来。举个例子来说吧,像是《红高粱》和《红蝗》等等。不仅如此,莫言还善于将听觉形象迅速地转变成色彩鲜明的视觉形象[7]。譬如,他形容子弹尖锐的呼啸声,像“绿色的芦苇上长着红色的穗子”。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莫言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填补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空白,更从世界范围内对我国小说有了充分的肯定。笔者作为一名中国人,更是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莫言先生的小说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