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ID:26561033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1页
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2页
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3页
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4页
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说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毕业论文【摘要】:问题情境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1个焦点。问题情境是联结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纽带,在数学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到底什么是情境,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哪些注意点,问题情境创设有哪些基本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将基于实践予以阐述。【关键词】:问题情境、基本策略、1般方法1、数学问题情境的概念界定情境,《辞海》解释为:1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具体到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情境,就是指学生在进行学习数学的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汪秉彝先生、杨孝斌先生认为:数学情境是1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

2、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辞海》把情境分为3类:真实的情境,指人们周围存在的他人或群体;想象的情境,指在意识中的他人或群体,双方通过各种媒介物载体相互影响;暗含的情境,指他人或群体行为中包含的1种象征性的意义。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孙晓天教授认为:数学问题情境应当满足两条:1个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另1个是能成为学生应用数学和作出创新、发现的载体。依照这个原则他把问题情境分成:现实的、超现实的(虚拟的)、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中已有的3类。由此可见,问题情境不1定就非得是生活里面有的真情实景,有时候情境也可以是很抽象的。夏小

3、刚博士指出: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及学校数学内容的抽象性的不断增加,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情境可能应更多地立足于数学内部本身,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见,数学问题情境并不只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数学等知识的。2、数学问题情境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决定学习迁移的根本条件。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着迁移现象,老师如能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迁移情境,则可以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知,不断地去同化新知识,从而达到调整、扩充和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目的。根据认知理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

4、题性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环节,都应该10分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正因为如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其中问题情境放在首位,显然就是要求教师用积极营造问题探究的情境,引领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以帮助学生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发现新知识创造1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和认识知识的理想阶梯。3、数学

5、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1、既关注社会化,又立足学生化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具有公共基础地位的数学,必然承载着教育的价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必然就要思考情境的社会化和学生化两个方面。数学问题情境的社会化,能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社会的生存文化,激发学生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能使学生感受得到技术的创新和人文的关怀,先进的技术体现着现代化的进程,也展示着新奇的力量;文化的渗透渲染着融洽的学习氛围,也滋养着学生学习的心灵,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这些都是大家共同追求和倡导的。例如,新教材在介绍速度时

6、,既介绍我国运动员刘翔的速度,又介绍高科技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展示的是民族的自豪和社会的进步。数学问题情境的学生化,能够使数学情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之中,从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新教材在讲解统计知识时,很多都创设了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例子,让学生懂得了辩证地看待成绩,学习从各种角度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有理有据地做出自己的个性化判断。2、既关注生活化,又突出数学味;《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

7、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贴近生活。例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教材生动地创设了拉面师傅拉面的情境,拉面师傅将1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1扣,如此反复操作,连续拉扣67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这里,既可以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生活,又可以领悟到生活中的浓浓的数学味。数学情境生活化,但决不是简单地说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