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

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

ID:26561346

大小:6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_第1页
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_第2页
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_第3页
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_第4页
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技术 交流泥鳅贵为“水中人参”,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养殖效益非常显著。本文详述了废菌棒培育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变废为宝。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生产出绿色农产品,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新技术。浅谈利用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文/李红岗泥鳅味美肉嫩,含有多种维生素赢。现就我们在原阳县官厂乡开展的利用废菌棒培育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和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在我国民间的方法总结如下。早有“水中人参”之美称。近年来,随着泥鳅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养殖效益非常显著。而食用菌也是人们一、田地的准备1.稻田准

2、备餐桌上喜食可口的健康食品,在我省稻田选择面积为2001m2~3335m2,离水源近,水质良好,还要保证大旱不豫北沿黄地区载培食用菌致富和利用稻田养殖泥鳅已初具规模。发展种养涸、大雨不涝、进排水方便、阳光充足、环境安静的稻田。田中间为稻田种植结合是生态农业的趋势之一,所以我区,水深5cm~8cm,另设环槽和鱼沟,深70cm~80cm。因泥鳅有逆水游动的特们积极探索利用废菌棒培育蚯蚓进行性,非常善逃,所以在生产中,除在进、排水口做好防逃网外,还要用钢筋或竹稻田生态养殖泥鳅技术,这项技术是竿整田搭架设置网目稍大一点防护网,既

3、能有效防止天敌的入侵,又不影响水稻综合生态养殖新技术,它既能提高泥花期受粉。每年的3月份左右对稻田进行清田消毒,清田方法,先将田水排干,鳅品质,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鱼然后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70kg/亩~120kg/亩(加水溶化,趁热全池泼洒)。药用量,还能提高水稻品质,实现双当环槽、鱼沟注水水深7cm~10cm时,用生石灰75kg/亩~150kg/亩(加水溶化,822015年第7期1.indd822015/7/612:06:20技术 交流10天后,视其摄食情况递减投喂量。并逐步配合投喂规格较小的蚯蚓,以驯化泥鳅摄食

4、习惯。还可在稻田内鱼沟旁设置5个~6个诱虫灯,为泥鳅提供昆虫饵料。3.蚯种准备蚯蚓池要早于泥鳅投放前15天左右使用。如发现废菌棒料中蚯蚓数量较少时可采集野外蚯蚓充实到蚯蚓池中,以增加蚯蚓繁育能力,保证蚯蚓产量。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4天就可产卵,据有关资料显示,一条亲蚯蚓每年可产400条~500条小蚯蚓。加上蚯蚓非常喜食废菌棒趁热全池泼洒)对池水进行消毒。清田消毒后,在槽沟和稻田内均匀撒上有机肥,铺6cm~8cm厚的有机肥,再铺6cm~10cm壤土,有机肥一定要暴晒和无害化处理后使用。5天~7天后,等有机肥发酵产生多

5、种微生物和浮游动物虫卵注入内的肥料,其生长和繁殖速度特别快。大概8天~10天,蚯蚓池每平方米可产1.5kg左右的蚯蚓,蚯蚓长到新水,注入的新水一定要过滤,水质良好。有条件的也可在稻田内投放少量的田7cm~8cm时可投喂泥鳅。一般5亩稻螺,用其改善水体环境。田池配2个蚯蚓池,可基本满足泥鳅1.蚯池准备的摄食量。蚯蚓收捕方法,可实行轮要选择在稻田附近的空地上或较宽的田埂上,并有树林或树木为其遮捕法,以保证蚯蚓供应的连续性。先阴避光。最好是南北走向,宽1.5m左右,长8m~10m。蚯蚓池要整体下挖从蚓池一头开始抓捕,根据蚯蚓密

6、度60cm~70cm,用黑色不透光塑料布铺底后。把采购的食用菌废棒逐个轻轻散及投喂量把蚯蚓和菌料土一起取出,开,均匀地铺在蚯蚓池内,注意此操作不能伤害到废菌棒中的蚯蚓。视废菌棒料放在塑料布上面,在阳光照射下,蚯的潮湿度及时洒水增潮,使废棒菌料中始终保持充足的水分,以利于蚯蚓的繁殖蚓就会向下钻,再取上面的菌料土,和生长。因蚯蚓怕光喜阴、喜湿,除用树木遮阴避光外,还要在蚯蚓池上方用竹让其继续下钻,直到大部分蚯蚓都钻竿搭架铺黑色不透光塑料布建避光棚,为其避光。到塑料布上。可连部分菌料土和蚯蚓一起投喂泥鳅(规格稍大的蚯蚓要把二、

7、苗种选择1.稻种选择选择适宜沿黄地区生长的矮杆、抗病能力强、生长期较长的晚熟品种水稻作为稻田的种植品种。蚯蚓剪成段再进行投喂),泥鳅把蚯蚓摄食掉,剩余的料土可做为有机肥为稻田追肥。菌料发酵土和蚯蚓的排泄物是较好的有机肥,可为水稻生长提供很好的肥料。2.鳅苗放养鳅苗可选择有良好信誉的正规良种场繁育的泥鳅苗,放养泥鳅的规格为5cm三、水质管理以上,要求行动活泼、体质健壮、大小均匀、无伤无病无畸形。放养时间一般为水稻插秧后10天左右,待返青生长时,这时将喂饱的泥鳅放到稻田沟槽池中,饱食下田,可提高其抗病能力和成活率。每100m

8、2水面放养量为0.85万尾~1.0万尾。放养前将鳅苗用3%~4%食盐水浸泡5分钟~10分钟消毒,以杀灭其体表的寄生虫和预防水霉病的发生。鳅苗下池5天后,每天泼洒的豆浆用量可增加至每100m2水面0.75kg(大豆)左右,分两次泼洒,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4时各1次。田水以黄绿色为宜,透明度以20cm~25cm为宜,酸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