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

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

ID:26569710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7

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_第1页
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_第2页
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_第3页
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_第4页
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和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阅读理解题答题思路及方法语文阅读理解题答案组织标准(1)遵循原文,选用符合题目特点的表达方式:概括、描写;(2)答案积极向上,紧靠文章立意,尽量移用中心主旨句;或组合关键语句、中心词,综合分析,逐条归纳总结。(3)语言尽量简洁,表达的意思准确,包含关键词语;(4)思路要先主后次,先字面后含义,先内容后理解;(5)具体完整,答案一定要是完整的句子,不能使用一个或几个词作答案;(6)有字数要求的,在满足句子完整的基础上,限制字数;(7)如果答案不止一个,一定要按主次顺序标上序号;(8)答案里标点要使用正确,答案和答案之间用分

2、号隔开。一概括内容与复述情节的区别(1)概括内容,是针对文章的中心人物,典型情节的归纳。使用格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某某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了;(2)复述情节:是针对文章全部情节再次讲述,包括每一个细节,有具体的情节发展顺序。使用格式:文章开始……接着……后来……结果……。二相关信息的筛选题1、分出答题的角度;2、在每一个角度里面,罗列出全部相关信息,不能遗漏。三谈感悟道理:1、归纳从一篇文章所使用的某个材料;2、推而广之,归纳人们在生活当中应该明白的人生态度和做事方法。(结合文中的一个现象——归纳通用的道理、规律)四谈从文章中受到的

3、启发(1)概括典型情节,归纳揭示的主旨;(2)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实际,明白了怎样面对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从文中归纳的道理、规律——联想自己某个生活方面)五概括文章主题的形式:文章的主题,就是主旨,就是中心思想。专业知识分享WORD格式整理(1)本文通过叙述……事,塑造了……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一个……的道理。(2)本文通过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概括题的答题要求:(1)使用概括性的语言,不能出现描写的词汇;(2)语言简洁,注意题目要求的字数限制;(3)答案句子结构要完整,尽量不要使用一个词或短语作答案。

4、六赏析文章内容情节:可赏析的方向:文章内容、主旨、语段、句子、用词、表达方式、写作方法……1、摘抄文中的原话;2、选准角度:(只要选取一个角度即可)(1)语段内容:人物形象或事物特点;(2)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说明、议论中的一种;(3)写作方法:比喻、对比、拟人、夸张、排比、想象、联想;(4)表达情感:喜悦的、愤怒的、欢乐的、悲伤的等;(5)语句用词:主要看使用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七把握几种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增加趣味性。(2)比

5、喻手法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专业知识分享WORD格式整

6、理(8)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物件,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0)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八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1)解释字面意;(2)指出标题在文中所指的具体事物;(3)联系文中人物,写出与中心人物相关的意义。九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题(1)解释词语的字面意;(2)结合词的语言环境,写出词语的感情色彩;(3)归纳出真实含义,注意与字面意相反的意思。词语理解的角度:1、词的意思;2、

7、使用的环境;3、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十对文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题(1)从事件出发,写出对客观事件的看法(句子的字面意);(2)从主旨出发,写出对事件中人物行为的评价或感受(句子的含义)。十一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袖珍小说。它往往借助典型的生活实例和片段来揭示人物形象,针砭社会现实。小说的三要素:(1)人物;(中心人物、次要人物、线索人物)(2)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3)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二作铺垫:为了文章情节的发展,把与下文有关的内容要素先做交代,强调事情发生发展的条件因素。十三埋伏笔:为了吸引读者,

8、制造悬念,先把事情的某个结果提前讲出来,然后再做解释。即为强调结果,将结果前置。使用埋伏笔的作用,使文章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十四小小说常用的表现手法:(1)使用对比;(2)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